中华钟氏到底是多源的还是一源的,即使是在目前到了将要在2016年出版《中华鍾氏宗谱》的关键时刻,依然是争论不休无法统一。这也难怪,因为“钟姓一源论”和“钟姓多源论”至今还在争论中,即使2015年9月《中华鍾氏宗谱》编纂办公室在广东花都和江西萍乡分别举办了鍾氏祖源的“多元”和“一元”研讨会,这个争论也是未能统一下来。我是被邀请参加鍾氏祖源“多元”研讨会的代表之一,但是由于个人原因,我未能参加,然而,为尽到责任,我向研讨会提交了我的书面发言稿;我当时虽然不可能知道研讨会将会有怎样的研讨结果,但其可能的结果是各持己见则在我的意料之中。下面是我避开他们的诸多争论,只看“钟姓一源论”和“钟姓多源论”的相关世系,看看气、接两系的平均代距是否合理,来谈谈我对如何编写中华钟氏宗谱源流的思考。 >KFJ1}b|3
一、几个专用名词的定义 ?0a 0 R
在“客家风情网>客家人社区论坛>客家姓氏>钟氏”的栏目下,有一篇作者署名为“台湾钟氏”的文章《鍾姓十八種不同記載之啟姓源流》之末有自问自答的一段对话,概括地说就是:“鍾無二姓,鍾無二宗;鍾姓是多源的”。这句话是对还是不对?我觉得不太好回答。因为这与姓氏的“宗、本、姓、源、系、支、派”等术语是怎样定义的有关。就是说,要讨论钟姓的姓源,就要先定义这几个专用名词。 AF}"
钟大元先生在其文章《追根溯源考<源流> 尊祖敬宗编<宗谱>》中说:中华民族肇姓特点,归纳起来是三句话,叫做“万姓归宗”(所有姓氏都是炎帝和黄帝裔孙在姓上再启姓,衍生出来的,因此华人都是炎黄子孙)、“万千一本”(即同姓万千,本于一处)、“万派一源”(即同姓字派万千,都来自同一条主脉,同一棵树干)。 他以一棵大树做比喻,树头、主干就是黄帝(或炎帝),就是“宗、本”,所有的“姓氏”都是树枝,都是“本”于黄帝(或炎帝)的裔孙;钟姓只是其中一根较大树枝中的一个分枝,这根分枝的端头(即始端)就是钟姓的“始祖”。显然,钟姓的始祖就是钟姓的起点“源头”。这个比喻是准确的。 然而,“钟姓一源论”认为,钟姓只有一个分枝,这根分枝的端头就是钟姓的始祖公孙钟离,而钟仪、钟建、钟接、钟气都不是始祖,只是钟离的直系后裔“支、派”;“钟姓多源论”认为,钟姓有多个分枝,每根分枝都是一个“支系”,且每个支系都有一个钟姓的始祖,如钟仪、钟建、钟接、钟气都是始祖,而且他们不一定来自同一根大树枝。对钟姓的源流,“钟姓一源论”和“钟姓多源论”的分歧就在这里。 对这三句话,按上述定义来理解,前二句我是认可的,而第三句“万派一源”我是不完全认可的——为什么? 这是因为,如果我们研究的结果钟姓最终是一源的,它就是对的,如果最终是多源的,它就是错的。同样,如果将前面的几个名词按上述定义来理解,“台湾钟氏”的这句话也是对的。 可是,大元先生好像是将“源头”定位于树头或主干之上,则“源”就等同于“宗、本”,即“宗、本、源”都是指树的主干即黄帝(或炎帝),那么上面的这三句话其实就是一句话了。 所以我认为,对“源”字的解释,是定位在钟姓始祖的位置上,还是定位于树干,其意思是不同的。毫无疑问,我们所说的“一源论”和“多源论”的“源”字,其定位是在钟姓始祖的位置,而不是定位于树干(黄帝)。 9="sx 8?
目前为止,“一源论”认定天下的钟姓人和钟离姓人都是宋桓公的后代,认定“接生烈、晏”,还列出了一条“锺氏一源世系链”。 “多源论”认为天下的钟姓人并非全都是宋桓公的后代,例如钟仪、钟建就不是,并且只认定接生晏,但否定接生烈。于是,这两论出现了争执。 ~dLZ[6Z
上面已经介绍过,“两论”的钟姓始祖的名字是各不相同的。那么,谁才是正确的呢? 这就要先对钟姓始祖进行定义。对始祖的定义,我在《浅议<中华鍾氏宗谱>的编纂》中已经说过,抄录如下—— 【(A)始祖的定义是什么? 始祖就是:“因为某个原因,选择了既不随父姓也不随母姓而是改为第三姓的那个人;而且他的后代也沿用该第三姓,他就是第三姓的启姓始祖”。如颍川锺姓接系的始祖接公,他的父亲和上祖都姓锺离,他为避难在公元前201年由姓锺离改为姓锺,那么接公就是锺姓始祖;其后果是,他的前辈都不姓锺,他的后裔都跟他姓锺。 +bnw,B><
(B)对于历代祖先,也有一个称呼问题。所谓祖先,指的是已故的辈分比我们高的前辈,显然,祖先有姓前和姓后之分。就以颍川锺姓气系为例吧。63世气公是颍川锺姓气系始祖,比气公辈分低的祖先我们都叫锺姓祖先(锺姓祖先都姓锺),比气公辈分高的祖先我们都叫他们是锺姓姓前祖先(锺姓姓前祖先都不姓锺)。例如60世锺离烈、46世宋桓公、34世微子衍、18世商王成汤、1世轩辕黄帝等都是气系锺姓的姓前祖先。现代有人称他们是锺姓祖先,当然是叫错了。 】 x TZ5q*Hqx
显然,如果“钟姓一源论”是正确的,钟姓始祖就只有一个,他就是公孙钟离;如果“钟姓多源论”是正确的,则钟姓始祖就有多个,他们就是钟仪、钟建、钟接、钟气。 U8KY/!XZ
那么,钟姓到底是一源的还是多源的?我认为目前还难做定论,还需要许多时间继续争鸣才能取得共识。因为“多源”和“一源”都有某些缺陷,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源论”的缺陷比“多源论”的还要多(见后面介绍),所以,以我目前对姓源的了解看,大概是八成信“多源”,二成信“一源”。 A'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