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别: 管理员
UID: 2
精华:
0
发帖: 292
铜币: 291 枚
威望: 205 点
贡献值: 45 点
银元: 0 个
注册时间: 2010-05-10
最后登录: 2025-02-25
|
同济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志华
本文转自:清逸的空间http://user.qzone.qq.com/162175712/blog/1478180185?ptlang=2052 wI|h9q1U 1;( h0j >; MJm 钟志华,男,汉族,1962年7月出生,湖南湘阴人,教授,博士生导师,1992年7月参加工作,199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院士,车辆工程专家,是中国仅有的两位研究车辆工程的中国工程院士之一。 g9" wX?* 2014年10月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2016年9月6日下午,担任同济大学校长(副部长级)。 v=@y7P1 钟志华院士长期从事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攻汽车碰撞安全技术、车身冲压成型技术和模块化轻量化汽车技术。他先后获得全国优秀教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发明家协会发明创业奖特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二届“发明创业奖”特等奖、通用汽车中国科技成就一等奖(唯一)等荣誉和奖励。 C~pas~ 个人履历 Wm6qy6HR 钟志华,男,汉族,1962年7月出生,湖南湘阴人,工学博士,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78年进入湖南大学机械系学习。1982年至1984年分别在广州外语学院、北京语言学院学习英语和瑞典语。1984年至1987年在瑞典律勒欧大学攻读副博士学位。1987年至1988年在瑞典林雪平大学机械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1988年至1989年在瑞典林雪平大学做博士后研究。1989年至1995年任瑞典林雪平大学助理教授、副教授(终身职位)、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教授。1995年至2010年先后担任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湖南大学校长助理、副校长、校长。2010年至2014 年先后任中共重庆市委科技工作委员会书记、重庆两江新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重庆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兼)等职。2014年起任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2016年9月起任同济大学校长。200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期从事汽车设计与制造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主攻汽车碰撞安全技术、车身冲压成型技术和模块化轻量化汽车技术。先后获评"全国优秀教师"、"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中国发明家协会发明创业奖"特等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二届"发明创业奖"特等奖、"通用汽车中国科技成就"一等奖(唯一)等。《计算力学学报》《中国机械工程》《Int.J of Vehicle Safety》编委,《Int.J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副主编。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SAE会员,国家"十五""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协会副理事长,全球汽车精英组织顾问。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y{@\8B] 留洋归国 _l7_!Il_ 1962年7月,钟志华出生在洞庭湖畔一个农民家庭,幼时贫寒的家境使他更加发奋学习,1970年开始读书,1978年9月跳级参加高考进入湖南大学,1982年7月刚20岁就从湖南大学机制专业毕业,此后直到1984年1月他分别在广州外语学院、北京语言学院学习英语和瑞典语,并以优异成绩考取瑞典勒欧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88年5月,他相继在瑞典获得勒欧大学副博士和林雪平大学博士学位,同年继续从事博士后研究。此后,他被林雪平大学先后聘为助理教授和享有盛誉的几名“终身副教授”之一。 ({j8|{)+ 在瑞典期间,他开始了对有限元方法的研究,即用一个有限变量的离散系统来近似描述一个无限变量的连续系统,把汽车碰撞的众多复杂的数据用一种可以计算和模拟的方式表述出来,并将其运用到薄板系统的接触碰撞研究方面,为汽车安全设计和车身冲压成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和计算方法。他撰写的《接触碰撞问题的有限元方法》一书由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在学术界赢得了很大声誉,享有较高的声誉和知名度。 VBL4cU8D 1995年,他毅然回到了中国,被湖南大学聘为车辆工程学科的博士生导师,并先后担任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职务。在回国之前,他和妻子都有了绿卡,车房俱全。他的一些研究项目被几家外国大公司采用,他还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和子项目负责人参加了欧盟高科技项目,但优越的物质生活没能改变他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对于质疑,他回应称一个有民族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人,在国外干得再好,也难以在该国富裕和强大面前有真正的自豪感和轻松愉快感。即使从自然的感情讲,回到养育自己的祖国和家乡服务也是应该的。 3Tu]-. 领军人物 XZKlE
F? 1996年1月,“薄板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理论、计算方法和关键技术及在车身制造中的应用”课题正式立题。钟志华和李光耀教授领衔的课题组,打响了一场攻克机械制造业难题的战役。他的课题组一开始是“主动出击”,带着自己开发的软件跑到各个企业介绍,到后来企业主动上门来请求他们帮助解决问题。他们的理论、技术、设备逐渐得到企业的认可,帮助企业提高了产品质量、缩短了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 &'>m;W 2004年,课题组经过长达10年的攻关,成功开发了具有完全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汽车碰撞仿真分析CAE系统软件,完成了汽车碰撞安全性设计与改进、安全气囊设计理论及技术、新型碰撞吸能结构与方法,以及工程应用关键技术等一整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装备。此外,课题组还提出并开发了自适应安全气囊新理论、设计方法及仿真与实验的成套技术与装备,为减少安全气囊对车辆乘员造成误伤及最大限度地发挥安全气囊的保护作用提供了有效对策;研制出多项具有重要创新的汽车碰撞缓冲吸能结构及装置,开发了以机械储能式螺旋轨道转筒牵引装置为代表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汽车碰撞安全性试验成套技术与装备,提出了多种车型的整车安全性设计等,并在企业成功实施,仅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3种车型碰撞安全性的成功开发和应用,就新增产值30多亿元、新增利润1.2亿多元、新增税收2.3亿多元。 <8b1OdA ;-VZV p}Y 治理湖大 wvq4 P 2005年7月,钟志华接掌湖南大学校长帅印,这既给了他一个更加广阔的施展平台,同时也开启了湖南大学向着“研究型、开放型、综合型”目标全速前行的新时代。经过初步调研和分析,在9月的教师节表彰大会上,他就提出了“将‘把湖南大学建成全国前30名的重点高校’作为学校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的设想。 j$q5m 24L 任期期间,为了全面强化学校的课程教学,他创造性地提出了“责任教授”、“学分人制度”等基于学校实情的具体改革方案。“责任教授”是指一个教授专门负责一个专业、一个学科或一门课程等,旨在促进教师深入研究课程内容、潜心摸索教学方法、建设优秀课程、凝练和领导学科方向、打造精品专业和学科。“学分人制度”及相关措施的实施则使得“提高教学质量,降低办学成本”的建设工作取得跨越式发展。 |)!f".` 在湖南大学任职期间,相比于校长、院士两个身份,他在某种程度上更加喜爱“钟老师”这个称呼。虽然身为校长工作繁忙,但从2005年开始,他面向本科生开设一门名叫“大学生成才之路”的课程。这门课深受同学们喜爱,每年选课人数爆满,而他自己,只是带着一份平和的心态和同学们一起探索“成才”的路径。 **h4M2'C 2005年12月,钟志华从526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之一。 }8 z:L< 2016年9月6日,组织部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在同济大学宣布国务院的任免决定,钟志华担任同济大学校长。 $!*>5".A 学术兼职 _dm0*T ? 《计算力学学报》编委会委员 ;《中国机械工程》编委会委员 ;"Int.J of Vehicle Safety"编委会委员 ;"Int.J of Computational Methods"编委会副主编。 FB?~:7+'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工学部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SAE会员;国家“十五”863计划"先进制造与自动化技术"领域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汽车工程协会副理事长,全球汽车精英组织顾问。 v%qOW)]. 学术思想 )7*'r@ 钟志华提出多项具有原创性的汽车碰撞和冲压成型过程计算机仿真理论和方法,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相关软件, 解决了一系列基于cAE的设计制造关键技术问题;提出基于碰撞安全性设计准则的菱形汽车设计思想,开发出综合性能优良的新概念汽车和电动汽车平台;提出汽车碰撞安全性设计与分析的系统性理论和方法, 使汽车碰撞安全性设计在缓冲空间利用率上达到毫米级,在缓冲时间利用率上达到毫秒级。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