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颍川锺离山 9:JFG{M
LF2@qv w D
鍾离山,谱载是鍾姓人的立姓之地,当然是鍾姓人都会关心的地方。 k|Xxr
广东兴宁万历四十五年(1617)的《大平湖鍾氏源流传》,是“1536嘉靖恩准”之后的粤东鍾氏第一本民间族谱。开篇就说:“ 夫源者原也,如水之流,各有原也。天下之人,其受氏皆祖黄帝,此天下之大源流,犹河之星宿也。我祖先乃微子之后,食邑于鍾离山之下,因赐鍾姓焉。” |zJxR_)
鍾氏祖地叫鍾离山! "kYzgi
但是人们不知道鍾离山在哪里,为寻找它钟姓人为之争论了何止几十年! ]8Eci^i
鍾姓人的郡望是颍川,粤东鍾氏的祖屋几乎都标“颍川堂”。所以人们一直认为,鍾离山在古颍川长社,即今河南长葛县(具体位置在今长葛县东北8公里的老城镇)。长葛人也很热情,热烈欢迎钟姓人回到长葛寻亲拜祖,共同探讨钟氏文化,还在长葛为钟繇建设了“钟繇文化纪念园”。钟繇是汉魏时代的钟姓名人,史称楷书鼻祖。但是,钟姓人和长葛人始终都无法在长葛找到锺离山。关注钟谱的人都为此而努力,花了不少的心血,上个世纪他们做了多少努力我不清楚,但本世纪初这二三十年,我是略知一二的,例如: fV 6$YCf
1999年粤东三老(鍾用渣、鍾丁剑、鍾泽民)著《鍾氏渊源校正本》,将锺离山定位于山东泰山旁边当年曹国定陶附近的防御工事“古锺城”,但当时就被他们的好友广西钟敬和先生质疑。钟泽民先生接受质疑,钟用渣先生不接受质疑,所以他们没有更正《鍾氏渊源校正本》的错误。 `{1&*4!
2000年鍾蔚伦先生著《钟姓史话》,将锺离山定位于安徽凤阳的钟离国(临淮关),也不被大家认可。我也不认可,因为临淮关不属于古颍川地域。 U\crp
T`
2003年长葛学者陈瑞松先生著《钟姓通谱》,称颍川钟氏是“芽发凤阳(钟离国),根植颍川(长葛)”。钟敬和与我先后都有相同的疑问----“芽在凤阳,怎么根却会在长葛?”认为这是受了《钟姓史话》的直接影响; 然而,《钟姓通谱》对长葛石象乡封升岗的描述却引起了钟敬和先生的注意。 _kgGz@/p
2012钟敬和先生著《钟史文选》,依据陈瑞松先生的《钟姓通谱》的描述,推理并认定长葛石象乡封升岗就是锺离山。 /b$0).fj@,
2014年我发文《颍川锺离山是怎样被发现的》,支持《钟史文选》对长葛石象乡封升岗就是锺离山的认定。因为长葛正好在古颍川辖域内,认为锺离山终于被找到了,很是兴奋。但是后来很快就被否定了。 GT -(r+u
2018年出版了《中华钟氏总谱》,将河南长葛定为“钟氏故里”。 }qqE2;{ND
2019年长葛学者路志纯先生发文《全国钟氏聚集的长葛封升岗 到底藏着啥秘密?》,说长葛是钟氏烈、接二系的发祥地,但否定封升岗就是锺离山,因为长葛没有锺离山,封升岗也从来不叫锺离山。他说这里有个地名叫石象乡,这个“石象”,不是出自钟氏古人所遗留的石头雕像,而是民间传说因为与妖怪搏斗而断了一根长牙的石雕动物大象。此文直接推翻了《钟史文选》“长葛石象乡封升岗就是锺离山”的推定,只认可长葛是钟氏祖庭。 xaM?
B7
2022年郑州大学教授陈隆文发表文章《钟繇故里考辨》,以其考古发现,钟繇故里应该在今郑州市中牟县城刁家乡城前张村(村名显示,张村在古钟城的前面,故叫城前张村),此地古时候属于颍川郡长社县的管辖范围,是古长社县的一部分,且在汉魏长社县辖境的最北端。钟繇故里与其家族墓葬的所在地“故钟城”,应该是今城前张村的大秦岗。此地是在中牟的东陶,而不是“粤东三老”所说的山东定陶。 ] bPj%sb*@
2024-7钟姓基因证谱专家钟毅先生发表文章《探索颍川钟氏祖地:一些历史地理资料》、《颍川钟氏祖地不在长葛》, 全面引用并认可郑州大学陈隆文教授的考古发现。 D8w:c6b
我觉得若此考古被证实为真,郑州市 中牟县 刁家乡 城前张村的大秦岗 最有可能对应钟谱的锺离山。 \0{g~cU4
因为郑州大学陈隆文教授的考古发现,证明了我们这二十年来企图在文献中去寻找锺离山的探讨,因为靠的是猜测而缺乏坚实的依据,都是失败的。无疑,《中华钟氏总谱》将长葛定为“钟氏故里”,《钟史文选》推定锺离山在长葛石象乡封升岗,《钟姓史话》定在安徽凤阳的临淮关(钟离国),《钟氏渊源校正本》定在山东泰山旁边曹国定陶附近的防御工事“古锺城”。现在看来,这些地方都明显地偏离了陈隆文教授的考古发现。 或者说,族谱上的“锺离山”,即钟氏祖地“故钟城”,目前更靠谱的是在今中牟县刁家乡城前张村的大秦岗,不应该是在今长葛县石象乡的封升岗,更不是安徽凤阳的临淮关或山东定陶的古钟城。 *@E Itj `
5tSR2gG#K,
龙川 鍾胜 2024-9-9 W(C\lSE0
C(ay7
t *8k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