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籍作家钟泳天
mTI`^e http://www.chaozhinan.com 作者:鄞镇凯 发布时间:2007-12-24 13:54:18 出处:《潮南》
<7Pp98si,u 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钟泳天诗选》,近日在我潮汕读者群中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本书是钟泳天精选他各个时期的优秀诗作结集而成的,其特点是语言优美,富于感情和意境,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这些诗篇多数发表在全国性报刊或省级报刊上。
~>(~2083*; )pHlWi|h 文学之路贵在坚持
V2}\]x'1 A`Dx]y 我与钟泳天相识不下三十年,知道他在汕头作家群中是一位勤奋、多产的作家,还知道他兴趣广泛,能歌善舞,也能书法,桥牌打得不错,是汕头市桥牌协会的负责人之一。汕头市作家协会领导曾嘱我采写他的业绩,我才与他进行面对面的长谈,又发现他的不少亮点。
h97#(_wV> IyHbl_P ^ 钟泳天首先推荐他的一首《自画像》给我——
` 'Qb?F6 7C7.}U 高瘦如石柱一杆,顶立在天地之间。
~i;{+j6Ho! c$ZVvu 激情如流泉奔涌,笑容若阳光灿烂。
-sQ[f18 iWD|F- 眼睛能识物象之光明,却难洞察隐伏的黑暗。
d)vP9vXy ;9k>;g3m 性格如木石刚直,情愫又若花草缠绵。
0uDDaFS @5nFa~*K% 高朋有“九流三教”,独无“风派人物”来往。
;WSW&2 fYUV[Gm 幻想过光阴倒流,幢憬过空间缩短。
yV8J-YdsG 6"Fn$ :l? 像烈马奔放不羁,寻找艺术的草原。
_F%`7j Ldjz- 容纳了风刀霜剑,迎送了离合悲欢。
p5#x7*xR6 j-ej7 咀嚼生活的艰辛,不与哀伤叹息随伴。
nU_O|l9 -Ty~lZ)TDT 在人生的冰川上笔耕,在岁月的沟壑里开镰。
>l&]Ho d{4;qM# 钟泳天对自己的人生肖像画得颇像,颇实。“在岁月的沟壑里开镰”,是这首诗的诗眼。推敲出这样的佳句,不易;人生能达到如此境界,更不易?有志于文学事业的青年们或者文学爱好者,都应从中领会到,要在文学这片耕地上有所收获,必须坚持在人生的冰川上笔耕。
EB*sd S \Vf:/9^ 很多人在青年时期就对文学产生兴趣,很多人想从事这一高尚的事业,但这种事业,既清寒又清苦,结果很多人坚持不下去。钟泳天对文学有天赋,有灵感,有激情,并且贵在坚持。人生道路,并非一路上都阳光灿烂,花香鸟语,更常遇的是暴风骤雨,悬崖荆棘。文学之路,更是艰辛跋涉。钟泳天的花季年华,正是我国处在极左路线干扰的时期,他不但才华得不到很好的施展,而且还受到种种磨难。但他不为暂时的现象所困惑,而是坚定不移地把文学一爱到底。
h )
Wp 12n:)yQy 读万卷书,走万里路
Y}c/wF7o <R$ 2x_ 改革开放改变了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命运。钟泳天的大部分作品,都是改革开放之后写出来的,至今他已出版了诗集《玫瑰花神》、散文集《佛国之秘》、小说集《爱神与死神》、诗文集《滇池之梦》和近日出版的《钟泳天诗选》,还主编《粤海散文集》?汕头卷?。在国内外发表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百多万字,作品多次获奖。
RHC ZP ~'_cBJ
'XD 钟泳天的《滇池之梦》一书,由云南省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刘鸿渝作序,序文中写道:“?钟泳天?在现实、情感与审美选择中自觉地追求传统的现实主义叙述方式,对自己的游历和生活进行忠实的还原,在民间意识形态和知识分子话语之间,探索一种追求生活内在诗性的语境,因而在快节奏的生活画面变幻之中充满了思维的深沉又溢放出人性的激情。”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不断探索,不断追求,是钟泳天为文的态度。
w95M
B*N YGyv)\ 钟泳天博览群书,又有丰富的人生阅历,文学创作的基础不可谓不厚实,但他并不满足,至今仍马不停蹄,寻寻觅觅,寻找艺术的新草原。从他的散文集《佛国之秘》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走过祖国很多名山大川,还到过不少国家,他感受到各地不同民族不同国度的人情,熟知一些城关边陲的人文地理。古训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个作家,正应该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深入生活。《滇池之梦》一书,是他3次游历云南所写的日记、散文、诗歌的合集。几千里路的日月风云、丛林峻岭,各种不同的民族风情,在他的笔下真实地再现出来。没有深厚的艺术功力,写不出这样美妙的文字,没有鲜丽的艺术草原作为写生地,纵有深厚的艺术功力,也写不出这样的文字。
GkJcd; e NIzI]~ 热爱生活,热爱事业
O6;"cUv *XTd9E^tXq 钟泳天从事编辑工作十多年,任《潮声》杂志主编,可说是为繁荣潮汕地区的文学创作做出了贡献。
X@`a_XAfd R
p&J!hlA 钟泳天是个老天真。他为人热情、率真,飘逸奔放。他热爱生活,热爱事业,对朋友真诚,敢于直言。在很多场合,只要有他发言的机会,他都会无所顾忌,畅所欲言。有人背后非议他的这种性格,但我却是十分欣赏。试想,倘若钟泳天是一个老于世故,说话观前顾后的人,他的笔下能有真实的东西吗﹖能这样畅快自然吗﹖
. ImaM 4qie&:4j 钟泳天乐于助人,热心提携后学。有一个来汕打工的青年文学爱好者,在他的精心指导下,进步很快,发表了不少作品,后来成为记者、作家。还有一些来自农村的作者,也受到他的热心相助。
1/Ts .\K3 yc]( 钟泳天的名言是:“一个医生,纵有起死回生之术,但被他救活的人,最终也要死去;一个建筑师,他设计的桥梁大厦,终有一天也要倒塌;一个科学家,他的发明创造过了一个历史阶段,也必然会因落伍而被淘汰。唯有艺术家,他的作品才是不朽的。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历千百年而不衰,像珠宝一样闪烁光芒。”钟泳天之所以愿意将此一生献身于文学事业,我们就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了。
C.jW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