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报道 YN,y0t/cQ
xvwD3.1
三明育苗专家钟永明 S'Z70 zJ
gp~yt0AU
●三明日报记者李桂清实习生刘毅波 k9}Q7) @
说到育苗,市“林业科技标兵”钟永明已经有了20多年的经验。早在改革开放之初,他就在自己家里小规模地培养起了绿化苗、盆景苗。1985年,眼见花卉市场不景气,他改行办家具厂和经营木材生意。虽然做着木材生意,但他始终没有忘记培养苗木花卉。 :DtZ8$I`]C
cBz!U8(
一次,他从朋友那听说,进口盆景价钱高,而一些品种国内生产少,大都需要引进。他有些不甘心,怎么外国人可以培育,咱就不行?他开始把眼光投向那些从国外引进的品种。没有念过什么书,他培育苗木靠的是一步步的实践。要浇多少水,要下多少肥,遇到病虫害用什么药,他都是自己慢慢摸索,不断总结。没有系统的知识,他就根据种菜的经验,自己琢磨着养育新苗。他托人从日本寄回了罗汉松的芽,把芽培育成苗,用一棵苗培养出几十棵,再由几十棵发展成上百棵、上千棵。盯准了盆景市场的他,根据盆景的特殊需要,采用特别的标准育苗。盆景花木与绿化花木不同,要求长得粗矮。为了保持品种,他采用无性繁殖,先把苗放在地里种,等到长到一定程度,再移到盆中。要保证品种好,制作出来的盆景好,有的品种要培育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他还模仿日本、台湾等地盆景趋向自然的特点,对养育的盆景,没有太多的限制,也没有太多的修剪,尽量保持自然。 ku/\16E/k
Sf
024
2000年,钟永明听说在清流县田源新村,有一块土地没人种植。他到实地察看过后,发现当地的地理条件和环境都很适合培育苗木花卉,于是他在当地投资兴建了林业苗木基地。刚到清流育苗时,因为当地的自然条件,白蚁多。这种情况,钟永明在家乡浙江培育时从没遇到过。由于没有经验,两三万的小苗都死了。后来使用了农药才控制住了虫害。这时他意识到,土地有了,培育苗木的数量大了,科学技术也要跟上。他从林学院请来了教授,进行技术指导。当地土壤结构怎样?怎么针对性防治病虫害?怎么能有效地利用各种化肥?他都一一向教授请教。他还聘请了一些林校毕业生当技术员,他们虽然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可到了实际种植上,很多方面,还是要靠他这个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土专家”来指导。自己的经验再加上专家的指导,他在经营总面积1060亩的土地上,培育了罗汉松、乐昌含笑、竹柏、桂花、木荷等绿化苗木、盆景苗木,光罗汉松就有十几个品种。他笑着告诉我们,现在,在国内专业培育罗汉松的还很少,在省内,他是最大的一家。 3>-[B`dD(
xm<v"><
盆景销售情况好,自己生活富裕了,钟永明也没忘记帮助当地的农民兄弟。当地农民原先都是种植水稻、烟叶,科技含量低,收入也不高。一方面,他从家乡宁波引来了老乡投资,在沙县、清流投资经营苗木花卉,促进了县里经济发展。一方面,他自己向附近的农民兄弟传授苗木花卉的培育技术,带领他们走上致富道路。在他的带领下,田源新村有十几户人家也开始培育盆景苗,当年的收入就有几万元,有的还达到十多万元。 O.@g/05C
9J~:m$.
问到下一步的打算,钟永明说,我要先把缺水的问题解决了,把现在使用的喷灌改成滴灌技术;我还计划月底到荷兰、比利时考察,要把自己培养的盆景销往世界各地。 xwTijS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