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最新帖子会员列表统计排行
主题 :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群鹏(网转)
钟文海离线
呼朋唤友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3
精华: 1
发帖: 688
铜币: 713 枚
威望: 588 点
贡献值: 92 点
银元: 0 个
注册时间: 2010-05-11
最后登录: 2014-01-21
楼主 发表于: 2010-06-25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群鹏(网转)

管理提醒: 本帖被 txyzwh 从 锺姓人物故事 移动到本区(2011-04-18)
相关报道 \!ZA#7  
Bm~^d7;Cw  
火眼金睛把脉“失效”蛛丝马迹探查“究竟”——访我国著名失效分析与预测预防专家钟群鹏院士 &;Ncc,jb  
发布日期:2009-5-27      点击次数:86 .k#PrT1C  
钟群鹏  1934年出生于浙江省东阳市,1957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前身)。我国著名机械(电)装备失效分析与预测预防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和失效预防研究所所长、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术委员会主任等职。兼任国防科工委质量与可靠性专家组组长,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业组组长,中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专家和科学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失效分析分会名誉主任委员。 Q2CGC+   
40多年来他一直从事机械装备失效分析与预测预防技术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方面的学术活动,是我国失效分析预测分支学科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他在金属材料的韧脆转移和断裂机理诊断、预测和控制方面;在压力容器、管道的分析、模式识别、控制参量及确定性和概率型的弹塑性断裂安全评定技术和标准方面;在金属模型和定量反推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开拓性的研究。先后获得国家级科学技术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科技成就奖(终身)。 H_xHoCLI  
三月,阳春白日风在香。 >d 5-if  
早春的北京,空气中都透着清新的味道。记者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见到钟群鹏院士时正是在这样一个明媚的早晨。钟老穿着米色的西装,戴着金边眼镜。接近两个小时的采访时间里,他一直坐得很端正,面对记者的采访,也一直带着笑意,很和蔼。但是,每每讲到自己所研究的领域和知识,他的表情又一下严肃认真起来,我想,这就是身为科学家的一种敬业精神和对科学的崇敬之情吧!失效,新华字典解释为失去效力。对于学生,一道数学题的错误是失效,对于医生,一次手术的失败是失效,而对于钟群鹏院士来说,小到钢铁构件的断裂,大到工厂的爆炸、飞机的失事等都是失效,都是他每天要面对和研究的对象。 SKG U)Rn;  
在科学技术领域中,失效研究是一项无论对国家还是人民都极其重要的学科。因为在每次由失效导致的事故中,都可能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可能是人员的伤亡、可能是财产的损失、也可能是几代人的努力付之一炬。面对这些令人心痛的失效结果,钟群鹏凭借着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在一次次的失效事故中查找原因、探求真理,并为下次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现在,年过古稀的钟群鹏已经在失效领域奋斗了四十余年,主持或参与了数百例的失效事故分析,为我国机械装备失效分析与预测预防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B`SX3,3  
童年灾祸,十年终磨一剑1934年的秋天,钟群鹏出生在浙江省东阳市的一个小镇,那时候的钟家并不富裕,父亲经常要靠做一些伪职员的工作来维持生计。1937年7月7日,日本人在北京制造了耸人听闻的卢沟桥事变,震惊了整个中国,仅仅两年之后,战火即烧到了钟群鹏的家乡。1939年,刚刚5岁的钟群鹏就不得不开始逃难生活,跟随着父亲,流落异乡。在温州乐青,逃难的一家终于暂时安顿了下来,钟群鹏也开始在这里的小学就读。即便如此,那时的生活也是极不安定的,国内局面的动荡不安,国外侵略者的无情蹂躏,让钟群鹏的整个童年时光都在战乱与不安中度过。 e=Ox~2S  
福无双至,祸不单行,6岁那年,一场更大的灾祸降临到了钟群鹏的身上。那一年,年幼的他在玩耍时不慎跌入了充满乱石的深沟之中,头部受到重创。“重度脑震荡及神经分裂”的诊断像一块巨石,压在了钟群鹏一家的身上。这样的病,就算在医疗设备已经如此发达的现代也是个难题,更何况是在那样一个连吃饭喝水都困难的战乱年代。经过了整整一年多的休养,钟群鹏的病情才逐渐开始好转。但受过重创的部位毕竟是头部,那里有错综复杂的神经系统,就当时的情况来看,脑部重创的完全愈合可以说是一种奢望。那时,医生安慰似的告诉钟群鹏一家,多学数学,练数字,也许对脑部的恢复有所帮助。憋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儿,钟群鹏开始努力学习数学,他的付出常常要比普通人多出很多倍。 e$L C  
天道酬勤,钟群鹏的功夫没有白费,在之后的求学路上,他的数学成绩一直在班里名列前茅。得过“脑震荡和精神分裂”的经历并没有成为他前进的障碍,反而成了一种动力,激励着他不断进步。1952年,钟群鹏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清华大学航空系学习,那里代表着当时国内相关专业的最高水平。1957年,他又从北京航空学院研究生毕业。扎实的数学功底,不屈不挠的性格,以及勤奋努力的态度,都为钟群鹏在以后的失效领域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初识失效,事业从“断口”启航 断口分析是一种研究金属断裂面的学科,是断裂学科的组成部分之一。金属在断开后获得的一对相互匹配的断裂表面及其外观形貌,称为断口。断口总是发生在金属组织中最薄弱的地方,记录着有关断裂全过程的许多珍贵“密码”信息。所以在研究断裂时,对断口的观察和研究一直受到重视。研究人员一般是通过断口的形态分析去研究一些断裂的基本问题:如断裂性质、断裂方式、断裂起因、断裂机制、断裂过程的应力状态以及裂纹扩展速率等。在现代社会中,断口分析已成为对金属构件进行失效分析的重要手段之一。 pte\1q[N  
钟群鹏开始接触断口研究是在20世纪60年代末,在之后的40多年里,他一直从事着相关专业的研究。谈起最初对于断口分析的兴趣,钟群鹏院士说,那是源自于一次“手指断口”的经历。钟群鹏年轻时,在一次机械事故中,他的手指绞进了正在运行的机器当中,永远地折断了一截。在他到医院就医时,一位老医生检查了他的伤口之后,快速准确地判断出了他手指折断的原因,这让年轻的钟群鹏感到很吃惊也很佩服,研究机械断口的想法也由此而生了。 .Xlo-gHk  
钟群鹏最初的研究对象是钢的渗碳工艺。对不同种类的渗碳钢进行断口分析,是他那时的主要工作。渐渐的,他摸索出了一套关于失效研究的方法和规律,工作方向也更多地扩展到机械失效研究领域。 :zW? O#aL-  
到了20世纪80年代,钟群鹏创立了我国第一个失效分析工作委员会,90年代又创立中国科协工程联失效分析和预防中心。而在这之前,我国的失效分析领域和国外水平相比还相差甚远。可以说,钟群鹏作为我国失效分析的开拓人之一,为我国失效分析工作的开展和学科体系的建立以及安全生产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xn|d#4  
那么,究竟什么是失效分析呢?失效分析是人们认识事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一种逆向思维和探索方法,是变失效为安全的基本环节和关键,是人们深化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源头和途径。钟群鹏非常重视逆向思维的培养,他认为,在失效分析中,逆向思维是最基本且最重要的方法之一,一个不具备逆向辩证思维的人,是无法从事失效分析的。在这里,他用一个简单而生动的例子,给我们解释了何谓逆向思维:假设一个杯子,掉落到地上,摔成碎片。把杯子的破碎作为结果,那么杯子掉落的原因就是失效分析的研究对象,是拿杯子的手没有握住?还是受到外界影响?或是杯子本身的原因?逆向思维也就是从这个结果中推导出事故原因的整个过程和思维活动。同一个结果,也许很多不同的原因都可能会造成。这时,就需要失效专家们对其进行最细致、最科学的调查和研究,通过层层排查,才能直达核心,最终解决问题。这中间出现任何的失误和差错,都会导致最终结果的偏离。 <bcf"0A  
当然,除了要培养好逆向思维以外,优秀的“科学精神”也是研究失效必不可少的一项素质。科学精神是人们在长期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形成的共同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的总称,包括执著的探索精神、创新改革的精神、求真求实的精神等等。其中,坚持科学真理是钟群鹏院士一直强调的,他还给我们讲述了一个他亲身经历的失效事故。1997年6月27日晚9时许,随着一声巨大的爆炸声,坐落在北京市通县的东方化工厂瞬时火光冲天。油罐和输油管架燃起了大火,火势凶猛,甚至将整个通县都映成了红色。不一会儿,存放乙烯的原料罐再次发生了爆炸,巨大的火球腾入空中,火焰高达数百米,火舌不断地向外翻卷着,并冒出滚滚浓烟,在高空中形成了状似原子弹爆炸后产生的蘑菇云。数公里内的民房玻璃被震成碎片,甚至远在30公里外的河北省三河县都有震感。这起事故共造成9人死亡,39人受伤,烧毁油罐10座,直接经济损失达1亿多元。罐区周边的房屋及建筑物部分被摧毁,强烈的辐射热将罐区四、五平方公里内的树木全部烤焦。事故发生后,相关部门立刻组成专家组,钟群鹏作为专家组的组长,参与到这次事故调查中。他与另外8名各类事故分析专家在现场进行了详尽的调查,对爆炸后的残骸进行勘查,对*****及爆炸的乙烯的残片、断口进行测定、拍照、取样,搜集生产运行中的各种参数和操作记录。最后以钟群鹏为组长的专家组对这起爆炸事件给出了结论:事故原因是由于工作人员的一个工作失误造成的,操作工把本应开启的阀门错误地关闭上了,而本该关闭的阀门还打开着,这就导致把本该送到盛放轻柴油B罐中的轻柴油送到了已装满石脑油的A罐中去了,因为石脑油A罐已装满,所以,导致大量的石脑油冒顶外溢,冒顶溢出的大量石脑油挥发成可燃气体,很快使整个罐区弥漫着高浓度的石脑油油气,遇到明火发生空气爆炸,之后又引起乙烯罐的爆炸及整个罐区大火。然而,在紧接而来的第二批专家组的调查中,却得到了一个和之前大相径庭的结论,他们认为这是起设备事故,而非责任事故,是由于设备的不正常运行而造成的!面对第二批专家组的意见,钟群鹏并没有就这么轻易放弃自己对这件事故的看法,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他又到现场进行大量的排查、检验。这一次,他更坚定了自己最初所得结论的正确性。2000年12月4日,第三批专家组再次调查东方化工厂爆炸事故。这次的调查,也最终证明了由钟群鹏领导的第一专家组的结论是正确的!至此,延续了整整三年半的东方化工厂爆炸事件终于有了定论。钟群鹏用行动坚持了科学真理,护卫了科学精神,让在这起事故中丧生的人们得到了安息,让在这次事故中损失的财产有了价值。研究失效,灾难与幸福并行“我研究的是一个灾难领域。”钟群鹏说这句话的时候表现得很从容很淡定,但是我们依然能从字里行间听到一种心酸。工厂爆炸、飞机失事、航天事故,这些都是普通人避之不及的事情,钟群鹏却必须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勘查,诊断。面对事故残骸时的心情是他人无法理解的。“很沉重”,他这样总结着自己面对每次失效事故时的心情。的确,无论是工厂、电站,还是航空、航天,甚至某一零件的失效都可能导致整体被破坏,也许一次失败,国家就要损失无数的财产和众多的人员伤亡,一个小小的失效,就让之前无数工作者的一切努力付诸东流。因此,谨慎地对待每一次失效事故,是钟老给自己定下的最基本原则。失败是成功之母,在钟群鹏的眼里,失效同样也是获得可靠和安全的前提,人的所有知识都是从一次次实践中得到的,都是从一次次失败中慢慢摸索得到的。“失效是一切知识的来源!”这句话,钟群鹏重复了很多遍,不是冠冕堂皇的官话,更不是空讲的大道理,是从几十年的工作实践中得出的真理! Bg|d2,im  
事实也正如钟院士所说的那样,在全世界范围中,由失效而得出新理论、发现新材料的事例屡见不鲜。他给我们讲述了由美国D6AC超高强度钢的失效而发现钢的断裂韧性的例子。D6AC超高强度钢是美国宇航专用钢种。它是20世纪60年代初由原来模具钢D6A改进冶炼工艺发展起来的,强度在各种钢材中名列前茅。D6AC钢曾经用于制造F-111型飞机起落架和结构件,阿波罗神登月舱的高压储气瓶等等。但是在最初的强度试验中,D6AC研制的进程并非一帆风顺。1961年,美国在研制北极星导弹时,连续发生了两次爆炸,这种导弹的弹体正是应用了D6AC超高强度钢,这几次失效事件让很多科学家百思不得其解,因为在当时测量钢的五大指标中,D6AC全部合格。在反复失效实验研究中,专家们终于发现,当罐体出现裂纹之后,它的断裂行为会发生改变,而有异于通常的断裂方式。由此,出现了一门新的学科——断裂力学,材料指标中也出现了一个新的指标——断裂韧性。 1P)K@j  
一次失效,是一次事故、一次灾祸,但同时,一次失效,也代表着下一次的成功。“失效是绝对的,而人的认识是相对的,失效必然会发生,那我的任务就是预防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而这种对风险的预测和预防,正是失效研究的真正价值所在。 ,='Ihi  
谈到失效的价值,钟群鹏有些失望地说,现在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到失效中所蕴藏的价值,而单纯地认为它是一种事故,是负面的东西。但事实上,从失败到成功,从事故到安全,从灾难到幸福,这些转变过程正是失效分析在起作用,所以说“失效是个金矿、是宝藏!”失效破解,哲学方法中的真理 {i>AQ+z61f  
破解失效,解决失效,是研究失效领域的最终目的。技术上的成熟、业务上的熟练是必要的。但是,对于一个学科的传承和学术的研究来说,光凭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将其提到更深的层次,从思想上进行升华。钟群鹏作为失效分析领域的领头人,用哲学的方法阐释着自己对于失效的认识。 wgz]R  
“失效具有矛盾性,同时具有系统性。”短短的一句话,凝聚了钟群鹏几十年的研究成果,体现着他对于失效分析的新的体会。 首先,失效是矛盾着的,它和可靠是一对矛盾体。矛盾一词在汉语中最早见于《韩非子》 ,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之。”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可见在当时矛盾是指逻辑上的不一致,思维混乱之意。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思想的成熟,“矛盾”的含义逐渐转变,在马克思辩证唯物思想中,矛盾是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矛盾的原理同样也适用于失效分析中。在失效领域中,失效和可靠就是这样的一对矛盾共同体。因为在现实中,完全的成功和完全的失败是很少的。失效和安全,它们往往是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关系,它们可以互为条件、互相转化。一次聚会中,钟群鹏和一个朋友坐在一起聊天,朋友向他问过这样一个问题,“部分成功算不算成功?”当时钟群鹏的回答是:“既算成功又不算成功。”在他看来,失效本身是失败的,因为它给国家以损失,给人民以伤害,更让之前的研究成果毁于一旦。但是,从失效出发,又给下一次的成功以启发,避免了同样错误、同样结果的发生,最终达到预防失效的目的,为以后的安全可靠生产提供了保障。失效具有矛盾性的同时,它还具有系统性、是一门多学科综合的学问,失效的各种因素是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制约的。失效研究中包括哲学、力学、化学、材料学;包括断口学、裂纹学、痕迹学、诊断学、预测学、预防学等等。作为一名失效分析专家,知识面一定要宽,这样在分析的时候才能全方位地考察研究,同时也要分清主次,查找原因。另一方面,要有良好的团队精神。一个事故调查团队中,常常需要各学科的专业人才。每一次事故调查,都需要不同的人才从不同的角度入手调查。因此,钟群鹏在每次的事故分析中都格外注重团队精神。就事故分析本身而言,需要各学科人才各抒己见,相互助力,而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团队又不仅仅是学术团队,它还包括监管队伍、研究队伍、执行队伍、检验队伍、服务队伍等多支队伍,他们之间的相互团结协作,才是解决问题的最有力的保证。失效中的哲学真理,钟院士只用了短短的几十分钟来表达,但是从具体事件上升到思维的哲学的角度这一过程,却是需要凝聚一个人几十年的心血。钟群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不仅从实际操作出发,更要从思想上进行总结升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其中的精髓更好地传达给别人,让其得到传承,让后辈少走一些弯路。钟老的这种思想深度和学术成就由此也可见一斑,着实让人佩服。失效延伸,育人理念中的“四基四成” W ?x~"-*  
对钟群鹏来说,研究失效是他从事的一项工作, 但反过来,失效分析也带给他很多东西,他坦言,无论是对生活还是对工作,都从中获得了很多帮助,得了许多的启发。而在这之中,育人,是钟群鹏从失效中感触最深的方面。从20世纪50年代末,钟群鹏就开始从事教书育人工作,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半个世纪以来,从意气风发的青年学生到满腹经纶的白发学者,钟群鹏无论从事着哪方面的研究,处理着什么样的事故,教师的职责一直都没有放下。他先后在我国组织举办了“断裂机理研讨班”、“金相技术和故障分析进修班”等提高班和研究生班。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失效分析学术组织。在从教的几十年中,钟群鹏院士发表了论文150余篇,出版教材和专著30多本(部)。培养了50多名研究生及数百名失效分析骨干人才,为我国的失效研究奠定了良好的人才储备和扎实的理论基础。提到对人才的培养,他显得很兴奋。毕竟,这个职业凝聚了他大半生的精力。就在近日,他又兼任了空军科学发展与人才建设顾问,从失效领域对国家空军人才的培养提出意见。对于人才的培养,钟群鹏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L15)+^4n  
钟院士认为,一个人的成才过程,需要几个阶段,以一个工程院院士的成长为例,就需要经过学习阶段、实习阶段、成熟阶段、成就阶段等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需要5~10年的时间,平均就需要耗费30年左右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想要成为真正的人才,有四“基”四“成”需要做到:第一是要学会健身,打好基底,这样才能成长。对那些健康失效的人,钟群鹏称之为“废才”,毕竟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更是成功的前提。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够多为国家作出贡献,否则,心有余而力不足,再多的才能,再大的本领,也要付之东流,毫无用武之地。第二要学会做学问,奠定好基础,这样才能成才。学问要做,它不会凭空出现,而是依靠一点一滴地积累,而学问包含的范围又很广泛,需要在各个方面经年累月地实践才能获得,经过这些知识的积累和沉淀,才能夯实基础,才会获得进一步的成果。第三是要学会做人,夯实了基石,这样才能成人。优秀的人才,需要德才兼备,要同时具有优秀的品德和才能,而德又在才之前。一个人的政治素养如何、道德水平如何,才是评量一个人才的最重要的标准,对于品德失效的人,钟群鹏将其称之为“坏才”,而其中,又有一类人是他最不能接受的,那就是在政治上失效的叛才、反才。可见,钟群鹏对祖国的挚爱之情。第四是要学会做事,练好基本功,才能成功。业务失效的人,被称作“庸才”。总结来说,无论是谁,无论要做什么,都要稳扎稳打,勤于练习,才能有所发展,并最终获得成功。“四基四成”是钟群鹏从多年的教学活动中总结的规律,也是他给自己的学生们提出的要求。这里的每一句话,都是他在几十年的实践中体悟出来的真知,都充满着他对祖国人才的爱惜之情,都凝结着他对祖国人才的爱惜之意!失效转化,安全事业责无旁贷和谐社会,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种美好社会。在中共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上,中共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并将其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系统工程,如同建造一座宏伟大厦的系统工程一样,需要有支撑点把所有工程结构联结为一个有机整体,而安全问题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支点,无论是交通安全、食品安全,还是生产安全,都是和谐社会中必不可少的支点。试想一个经常发生事故,尤其是同一类事故反复多次发生的国家,人民每天工作和生活都在一种惶恐不安的环境之下,又何谈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呢?更令人担忧的是,在工业发达的现代社会,城市就如同钢筋水泥构造的丛林一样,在它的底下埋藏着错综复杂的各种管道,设备。如果没有安全保障,如果不进行安全隐患的检查,那么整座城市就像站在一颗定时炸弹之上,随时都有覆灭的可能。除此之外,从安全科学信息院统计的安全规律来看,我国目前正处于事故的易发期,安全建设迫在眉睫。 ZayJllaq^  
钟群鹏正是看到了安全问题的重要性,他将失效延伸到风险领域,并积极加入到安全立法的进程之中。自1990年起,他开始担任国家安全生产专家组专家、专家组综合组长;中华人民共和国质检总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局安全技术鉴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产品缺陷和安全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日前又参加到了特种设备安全法的立法过程中,担任了顾问委员会的顾问。钟群鹏凭借自己几十年对于失效分析和预测预防领域的研究,改被动为主动,从正面探索,研究安全立法程序和原则,并提炼出了自己对于安全立法和国家安全建设的一些看法。钟院士提到,在现在的安全立法中存在着一些不足,比如,目前的立法过多地强调处罚,而缺乏科学性。一起安全事故发生后,首先追究人员的责任,进行处罚,而非先排查技术原因,这样就不能从科学技术角度,从根本上吸取教训,杜绝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从长期看来很可能会起副作用,无法做到良性循环。因此,他作为一名失效预测和预防专家认为安全立法必须要遵循八项原则:①高一级分析原则。就是在事故发生以之后,调查部门必须是比事故发生地高一级的专职部门,这样才能保证分析结果的公正公平与透明度;②专家为主原则。就是在事故分析调查中,应以专家意见为主,领导意见为辅,因为只有专家才能从正确的方向,从客观出发,得到正确的结论;③第三者专家分析原则。就是调研组的专家不应与事故相关单位有行政所属关系,以保证分析结果的客观性;④物证为主原则。在一个法制社会里,无论是解决纷争还是对簿公堂,证据都是真理最有力的说明。在事故分析领域,证据同样重要。如在1997年北京东方化工厂爆炸事故原因的分析中,发现了应该开启阀门而没开和应该关闭阀门而没有关闭的阀门残骸,这就是一种重要的物证,如果没有这样的物证,那么结果可能要向另一个错误方向发展了;⑤技术为主分析原则。就是从技术出发,从源头抓起,发现问题的同时又推动了科技的进一步创新。这一原则,在美国、日本都比较成熟,以日本某品牌电视机为例,一台出了问题的破旧电视机,电视公司可以用两台全新的电视机去换,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在百万分之一的故障率中发生故障的电视机比新电视更加有价值。钟群鹏认为,我们的安全立法中正缺乏这种从源头抓原因,从正面促发展的元素,过分的责任分析,过多的强调对责任者的处罚,是不能可持续发展的;⑥综合分析原则。事故分析涉及范围广泛,任何一个事故的发生,原因都是多元素的,错综复杂的。涉及的方方面面更是多领域多角度的,有技术问题、环境问题、管理问题等各种各样的问题。单靠某一领域的某一科学家是无法完成的,因此在处理事故时应听取多方意见,进行综合分析;⑦举一反三,预防为主原则。失效分析的目的在于防止同一类事故的重复发生,事故发生后,应在大范围内进行排查,以保证生产的安全性;⑧反馈到最高层的原则。如制订或修订国家标准,在各方面都建立一个统一且全面的标准。这样在事故发生之时,才能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公正公平地进行事故分析,也才能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 .ATpwFal  
除了上述八项原则之外,钟院士还倡导安全理念的实施和一种核心安全价值观,即要加大治理安全隐患的力度。一类事故只要发生一次,就要在全国范围内对有这种隐患的地方进行排查,消除安全隐患。他感慨道,如果人人都具备这种隐患意识,这种安全观,那么事故率肯定会有很大幅度的下降。 tP_.-//  
钟群鹏研究失效已经接近半个世纪,对他来说,失效已经不单纯存在于机械设备领域。在社会上的各个领域,包括政治、经济、信仰等等都存在着失效问题,都需要对失效进行研究。他说,这还需要社会上各类人才的相互帮助,研究,才能共同促进社会的共同发展。 [8u9q.IZ  
在繁忙的工作之余,钟院士最喜欢在家里的跑步机上跑步。设定上时间,一口气跑上四十多分钟,既锻炼了身体又放松了心情。而那些遛公园、散步的一般老年人的生活,对于工作繁忙的他来说也更加成了奢望。但值得庆幸的是,钟院士目前的身体状况非常好,这也得益于他一直坚持的室内运动。 [REH*_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钟院士虽然已年过七旬,但仍精神矍铄地奋斗在我国失效研究的科学前沿,为祖国的安全建设努力奋斗。从钟院士50多年来对科研工作孜孜不倦、严谨求实、顽强拼搏的追求中我们有理由相信:钟院士一定能为国家、社会、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我们衷心地祝愿他:工作顺利,生活快乐,身体健康。 d=1\=d/K  
kEh9J>|M  
[ 此帖被钟他山在2010-07-28 07:51重新编辑 ]
图片:bki-20090623112547-1216733259.jpg
呼朋唤友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