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修族谱 c3$T3Lu1
W>K^55'
我国自三国时魏文帝董定氏族门第之后,东晋南北朝以来都十分重视编修族 Lc*>sOm9
谱的工作。唐太宗李世民命高士廉撰《氏族志》百卷,共293姓,为各姓氏 +yGQt3U
编修族谱提供了依据。钟姓修谱起于此时。 {& o^p!
ag-A}k>v
宋代的谱牒,为后来不断充实和完善族谱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钟姓修谱基本 eqbN_$>
上按照“每三十年一小修,六十年一大修”的成例进行。平均每次修谱的间隔 x:Y9z_)O
时间是半个世纪。也有因战争或灾荒而拖延百年左右的。 }E'0vf/
j4.wd
RK
编修族谱,谱序是一件极为重要、极有讲究的事。一篇有分量的谱序,可以 (5 )t6]F6!_
使这一族增光添彩,提高名气。所以,有的族谱不惜用重金聘请名人名家作 zWHq4@K
序。名人名家一般不容易请到,尤其是地位高、名气大的名人名家更不容易 wQ}r/2n|^
延请。 (eHyas %X
ex3Qbr
族谱的体例与内容 }3pM,.
钟姓族谱,不论大族和小族,一般一部“谱”中都有“总谱”和“分谱”。总谱内 i"8mrWb
容丰富、涵盖广泛。有历届谱序、开宗和源起始祖图像、源流考、迁徙考、 &V"oJ}M/a
名位考、宗规谱戒、人物传记、艺文杂志、本族盛事等等。过去的族谱还记 V%Uj\cv
有田园、山罔、房产、地产。分谱主要是各房各支世系,基本上是五代一个 i?00!t
层次。每一个人的名字分前、中、后出现三次。第一次作为父亲的儿子出现 x7j#@C
在父亲名下,第二次是自己“立柱”,第三次则是作为儿子的父亲,出现在儿 ^ Ltho`
子“立柱”时的前面。 Fn4v/)*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