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谱写族史--记海城《钟氏族谱》主编钟明岐的修谱故事 mj'N)6ga
◆钟连良 [s`B0V`04
]kx<aQ^
在海城市钟家台村,有一位古稀老人,名叫钟明岐。在医生确诊为肺癌,做了肺切除一叶大手术后,在多次放、化疗的情况下,以超人的顽强意志,战胜病痛,与死神抗争,用生命谱写族史。三年时间里,他先后走访了海城市四个区,八个乡镇的41个村屯,用电话和书信联络散居在全国各地的族人,完成了海城《钟氏族谱》的编撰工作,于2008年6月正式出版。 TB?'<hD:
)Ute
这部用生命谱写的族谱,弥足珍贵。钟明岐不顾生命安危,顽强的拼搏精神,令人敬佩。 [W{|94q
9M'"q7Kh
孝到深处写族谱。钟明岐生长在一个极讲孝道的农民家庭里。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伯父、伯母,兄弟姐妹和睦相处。他从小就受到长辈们尊先敬祖的熏陶。家里供奉着"老祖宗",从他懂事的时候起,逢年过节都给"老祖宗"上香、上供、叩头。在这个大家庭中,晚辈孝敬长辈,长辈呵护晚辈,一大家子人和睦相处,和谐生活。在六十年代困难时期,经常吃不饱饭,有点吃的,小辈分到的食物舍不得吃,让给长辈吃。长辈们舍不得吃,留给晚辈吃。有时候,推来让去,谁也舍不得吃。孝道在这个家庭里体现得淋漓尽致。"百善孝为先",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他从小就生长在这样一个讲究孝道的家庭里,养成了极强的家庭观念,早已将本家各代先人名讳和字辈排序熟记在心。虽然,"十年动乱"期间,老谱单和"祖宗龛"被当做"四旧"和封建迷信的东西焚毁了,对于他的家庭来说,并未受到损失。可是,对于村里其他家庭来说,损失可就大了。烧了老谱单以后,一般家庭只知道爷爷的名讳,再往上就不知道了。如果现在再不写族谱,再过两代就更不好写了。 ky]^N)
Pv,PS.,-
为了敬先祖启后昆,为后人留下一份珍贵的历史资料。钟明岐在身患绝症,明知来日无多的情况下,开始了他艰难的谱写族史的写作生涯。 N\&VJc
p7Zeudmj
用生命谱写族史。2005年5月初,已经67岁的钟明岐,决定编撰海城市钟家台《钟氏族谱》。此时,他已经知道自己身患肿瘤。5月17日,他在鞍山市肿瘤医院做了肺切除一叶的大手术。出院后,每隔三个星期做一次化疗,半个月做一次放疗。切除一叶肺,给身体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化疗、放疗带来的痛苦更是无法形容。在这种情况下,他还是坚定信念,一定要完成编撰族谱的工作。在化疗和放疗的间歇时间里,开始走访调查,拉开了编撰族谱的序幕。先从本家写起,然后是本支系、近支系,村内各支系。身体状况稍好一些后,逐渐扩展到相邻的村,外乡镇以及海城市内的社区。二年多时间里,共走访了海城市内的四个社区,八个乡镇的41个村屯,行程数千公里。在走访调查期间,除了收集海城钟家台《钟氏族谱》所需的材料外,还为《辽宁钟姓族谱》收集了接文镇大桃沟钟姓、黑峪沟钟姓、王石镇上英北沟村钟姓、大连开发区董家沟社区以及附近几个村子钟姓的资料,为编撰《辽宁钟姓族谱》提供了有价值的素材。 t(V2
\p(0H6
为了编撰好海城钟家台《钟氏族谱》,钟明岐参加了鞍山市谱牒文化研究会,积极参加谱牒文化宣传活动,虚心向专家求教,不断提高编撰族谱的水平,进一步坚定了编撰好族谱的信心。现在,钟明岐已被推选为鞍山市谱牒文化研究会的理事。 v;G/8>GRy
h lc!}{$%8
2006年初春的一天,天气晴好。按他制定的计划,先去村东边的果树一场调查,然后去头道沟,再过海城河到东响村。调查完这几个村子之后,再南行去了大新村。从东响村去大新村还需要再过海城河,这段河没有桥,需要从二百多米宽的冰面上通过。初春,冰上有沿流水,因采沙子,河床被挖的高低不平,很不好走。左转右绕,费了很大劲才到了河对岸。没成想对岸是个五米多高的陡崖,健康人推着自行车过这个陡崖都费劲。由于长时间有人从这里走,形成一条左拐右转的一条不成形的坡路,中间有几处小陡坎。钟明岐术后,正在放、化疗期间,身体十分虚弱,连扛自行车的劲都没有,推着自行车过这道陡崖实在太难了。要是从原路返回,还得多行十几里路。"还是从这里过吧!"他在心里下了决心,决定爬过这道陡崖。于是,他憋足了气,鼓足了劲,推起自行车,再使足了吃奶的劲,一步步爬上了陡崖。上来以后,一点力气都没有了,象泄了气的皮球一样,瘫坐在地上。歇了二十多分钟后,才骑着自行车赶到大新村。调查结束后,又去了小新村。天黑以后,才回到家中。这一天骑行五十多里路,实在太累了,躺在床上不想起来。老伴心疼他,劝他说:"你刚做完大手术,还没恢复好,就别去搞调查了。等身体恢复好了以后,再去搞调查也不迟。"他坚定地回答说:"我别无所求,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尽快把族谱写出来。"老伴无话可说,只好更加细心地照料他的生活,支持他编撰族谱。女儿怕他累坏了身体,特意为他走访调查买一台电动自行车。 Oi& 9FS
lH`c&LL-=!
2006年秋末的一天,天气寒冷,北风呼啸。明岐邀他三叔骑自行车到海城市铁西区找其侄女了解她娘家的情况。接着又去海城公园附近寻找炒铁河村支系的钟明轩,了解他们支系的一些情况。明岐和他三叔都不认识钟明轩,也不知道他居住的准确地址,东打听,西借问,足足找了两个小时,才找到了钟明轩。弄清钟明轩家里情况后,天已擦黑儿。明岐说:"三叔,来海城一趟不容易,咱们再去一家,找钟祥伟了解一些情况咋样?"他三叔说:"听你的,那就再走一家吧!"找到钟祥伟调查结束后,天已完全黑了下来。回到家里,已是晚上八点多钟。这一天,骑行了四十多里,调查了三个支系的有关情况,可说是收获不小。在这里特别值得一提是钟明岐的三叔钟景伦,当年已是耄耋老人,为编写族谱奔波、奉献,实在是可敬可佩! qi7*Jjk>90
fKFD>u0%
2006年初冬的一天,明岐骑自行车到英城子找吕振军,了解他舅父钟明宣、钟明章(家居沈阳市)家里情况。走到半路时,天下起了小雨,雨落在柏油路上,冻了一层薄冰,路面又亮又滑。虽然小心骑行,还是摔了一跤,所幸没有摔伤。爬起来之后,不敢骑车了,只好推着自行车,一?一滑地走到村里。进村后,向村民问路,才知道去吕振军家有两条路,走"水门口"路远,走"旱门口"路近。明岐选择走"旱门口"近路。可是这条路坡陡、路窄、道滑,费了很大劲才过了"旱门口",这时他已经累得直喘粗气。好在很快找到了吕振军,弄清了他舅舅家里情况,虽然此行又摔跤又受累,但他心里还是挺高兴的,因为此行不虚。 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