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最新帖子会员列表统计排行
主题 : 江西省文艺学会常务理事:钟俊昆(网转)
钟文海离线
呼朋唤友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3
精华: 1
发帖: 688
铜币: 713 枚
威望: 588 点
贡献值: 92 点
银元: 0 个
注册时间: 2010-05-11
最后登录: 2014-01-21
楼主 发表于: 2010-07-19  

江西省文艺学会常务理事:钟俊昆(网转)

管理提醒: 本帖被 txyzwh 从 锺姓人物故事 移动到本区(2011-04-18)
钟俊昆,江西上犹县人,(1965—),毕业于四川大学文学院,文学硕士。赣南师范学院客家研究中心副主任、客家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教授;江西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赣南师范学院学科带头人,系江西省文艺学会常务理事、省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西省作协会员、赣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客家民俗文化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江西省品牌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负责人。出版专著《客家文化与文学》、《客家文学史纲》,参与主编著作5部。论著多次获江西省社联优秀社科成果奖、省教育厅优秀教学成果奖。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闽粤赣客家文学史纲》。2009年2月—2010年2月,担任韩国大田大学客座教授。 wPQH(~k:  
(一)论著 2BQ j  
1.《客家山歌文化研究》,黑龙江出版社2009年1月 _Gn2o2T  
2.《中央苏区文艺研究——以歌谣和戏剧为重点的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9月。 )eUh=eW  
3.《留学生与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国家教委九五规划项目子课题。撰写第六章《康白情的游学留学生涯对其创作和诗论的影响》。 ^uKwB;@  
3.论著《一枝红杏出墙来》,副主编,中国文联出版社会社2002年4月。 (?n=33}Ci  
4.《“赣州与客家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副主编 ,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 SF7\<'4\N  
5.《客家文化与文学》(专著),南方出版社2004年11月 my(2;IJ#{  
6.《客家文化特质与客家精神研究》,副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6年3月 smlpD3?va  
7.《客家文学史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 2;k*@k-t  
(一)主要论文 YWe{juXSw  
1.《中学语文图表式六步教学法》,《赣南师院学报》1991年第5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学语文教学1992年第1期全文转载。 6eLR2  
2.《古代题竹诗探析兼论咏物诗的创作》,《赣南师院学报》1992年第5期 cr%"$1sY;  
3.《康白情诗刍议》,《绍兴师专学报》1993年第1期 95ZyP!  
4.《自我之歌:灵与肉的协奏曲》,《赣南师院学报》1994年第2期。 EAT"pxP  
5.《论瞿秋白的文学批评思想体系》,《许昌师专学报》1994年2期。入选中国经济出版社《中国新时期优秀社会科学成果荟萃》文学卷,1998年4月出版。 V LOO8N[o  
6.《闻一多不是唯美主义者》,《四川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H&'5 +F  
7.《论诗歌“情”“志”流变及其与意象意境生成关系》,《抚州师专学报》1995年第4期。1995-1996年度江西古典文学研究论著一等奖 j]{_s"O  
8.《论客家山歌的文化语境》,《赣南师院学报》1995年第5期。 &-;4.op  
9.《论西方现代派对华文诗歌的影响效应》,《96年华文诗歌国际研讨会》,武汉大学主办 ASKf '\,dV  
10.《客家女子绣香包》,《福建客家文学》1996年第3期 bWH&P/>  
11.《琐议客家山歌风格》,《嘉应大学学报》1996年第4期 *w|:~g  
12.《客家山歌成因浅析》,《创作评谭》1997年第1期 Y1OCLnK~  
23.《诗隐:诗歌创作与审美的契合点》《第二届唐宋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湘潭大学主办1997年5月 +[M6X} TQ  
14.《论诗歌怆思情结创作模式》,《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7年第4期 nL5cK:  
15.《用生命去写作——任蒙杂文观述评》,《杂文界》1997年第5期 )F}F_Y  
16.《文化批判:二十年代乡土小说的一个视点》,《社会科学》1997年第11期,人大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1998年第2期全文转载。 {:Orn%Q  
17.《任蒙诗论评谭》,《广水潮》1998年第2期 1a?!@g )  
18.《客家人与客家山歌渊源》,《客家研究辑刊》1998年第1期 ap.K=-H  
19.《论台湾新诗现代化的二道难题》,《许昌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人大复印资料《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98年11月全文转载 I5`4Al  
20.《唐朝及其他:程维诗歌近作散论》,《创作评谭》1998年4期 ? E1<!~  
21.《赣南客家礼俗与方言中的委婉语》,《赣南师院学报》1999年第1期 rNrxaRQ  
22.《台湾新诗发展中的古今之争与当代启示》,《中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宝典》团结出版社1999年6月 Nkjza:f{  
23.《论报刊对二十世纪前后文学的影响》,《赣南师院学报》2000年第2期 \9cbI3rGz  
24.《湖畔诗派:成长于乡土的歌》,《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wrc,b{{[iM  
25.《留学生与20世纪中国前期文学思潮论文》,《徐州师大学报》1998年第7期 Dl<bnx;0  
26.《无爱的人间  荒凉的世界:张爱玲小说的亲情基调分析》,《世纪回眸与前瞻》,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8月 {Bk[rCl  
27.《雾中花呈花之韵:与徐志摩对读中重识李金发的诗艺诗观》,林凤眠、李金发诞辰100周年纪念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诗画双馨》花城出版社2001年9月 xR-%L  
28.《萧声涉过灵魂:论邓诗鸿的诗歌创作》,《创作评谭》2001年3月 {ME2ImD  
29.《红土地上的纯净之诗:赣南五诗人创作论》,《创作评谭》2001年4期 m!gz3u]rN  
30.《雪•玉米•家园:对视朔星的诗》,《北大荒文学》2001年第4期 ],>@";9u"  
31.《论报刊对二十世纪前后文学的影响》,《赣南师院学报》2000年第2期 ]q;Emy  
32.《近代翻译文学对20世纪初中西文艺交流的影响》,《河南许昌师专学报》2001年第1期 N,`$M.|?  
33.《论沈从文散文的期待视野》,《南昌大学学报》2001年 &T+atL`N  
34.《悲:《呐喊》《彷徨》的基调》,《许昌师专学报》2002年月1期 q]\:P.x!>  
35.《雾中花呈花之韵:与徐志摩对读中重识李金发诗观诗艺》,《赣南师院学报》2002年1期 srPWE^&  
36.《赣南客家文化审美论》,《赣南师院学报》2002年第5期 (iBNZ7sJ  
37.《留学生与二十世纪前后的中国散文》,《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10期 `n.5f[wC  
38.《词中警语之运用及其写作意义》 《写作》2003年4期 Qk0R a_  
39.《赣南客家与宁都孙氏》,《寻根》2003年5 期 spGb!Y`mR  
40.《魏熹文艺美学思想探析》,《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月10期 Mz9 r5  
41.《从文学地理学论宁都客家文学》,《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3期 tGD6AI1"I  
42.《赣南客家文学流脉论》,《“赣州与客家世界”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人民日报出版社2004年 &#o~U$GBg  
43.《嘉兴知府钟崇俨对江西东河戏的贡献》,《嘉兴学院学报》2004年7月 &x=.$76  
44.《赣南客家礼俗与生殖崇拜及成因》,《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1期 ."TxX.&HE  
45.《从写作策略论诗美的产生》,《写作》2004年第2期 hjU::m,WX  
46.《论吴之章及其诗作》,《中华文史论坛》2004年第2期 g9m-TkNk  
47.《赣南客家陋俗特征与对策》《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 0m7Y>0wC6T  
48.《客家文学创作与批评:全球化背景下的构想》,《嘉应学院学报》2004年第5期 ^7>3a/  
49.《客家传统文化氛围与赣南客家文学特质》,江西省文艺学会《艺文论丛》第二辑,百花洲文艺出版社2004年12月 kj|6iG  
50.《易堂真气,天下罕二:论清初易堂九子之为人与为文》,韩国东亚人文学会《东亚人文学》(韩国大邱市岭南大学主办)第七辑2005年6月30日 P]<4R:yb  
51.《梁启超与中国小说的近代化:梁启超在“小说界革命”中的角色考辨》,《南昌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 @d^Grm8E  
52.《闽粤赣客家文学史的理论构架与发展路径》,《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7期 Qwz}B  
53.《红色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及价格策略》,《价格月刊》2005年第8期 .0p0_f=  
54.《以故乡为原点的诉说:读邓诗鸿散文集〈从故乡出发的雪〉》,《创作评谭》2005年第7期 ^aIPN5CK  
55.《从客家传统文化指认赣南客家文学特质》,《嘉应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E_gD:PPU5  
56.《客家精神:文艺学视角的观察》,《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年第2期 ylUrLQ\  
57.《论杨枝远的诗学观及其创作》,《南昌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 Y}@&h!  
58.《论宁都“文乡诗国”的成因机制》,《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 { .n"Z  
59.《我们如何发现“梅小如”》,《厦门文学》,2006年1期 B*qi_{Gp  
60.《论赣南采茶戏的旅游开发》,《特区经济》,2007年第9期 < 3(LWxw  
61.《客家山歌与少数民族山歌比较研究》,《农业考古》,2007年第6期 rI{=WPI&WU  
62.《罗香林:史学家的文艺观》,《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909?_ v  
63.《论客家山歌的风格》,《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EVUN9=  
完成课题情况: U T>s 5C  
1. 参与国家教委课题《留学生与中国社会》,徐州师大周棉教授主持(1996—1998) H!vax)%-\  
2. 独立完成江西省社科规划办课题《赣南客家礼俗研究》2000年 t4{rb, }W  
3. 独立完成江西省教育厅课题《客家山歌论》1997年 R|JC1f8P5  
4.        参与江西省教育厅课题,政史系罗勇教授主持《客家历史与文化》  在研 XV!6dh!  
5.参与江西省教育厅课题,中文系赖伦海教授主持《二十世纪中国诗歌批评》  在研 ,"2s`YC  
6.主持江西省社科规划办课题《赣南客家陋俗成因与对策研究》2003年立项2004结题 | H!28h  
7.主持江西省教育厅课题《江西客家文学史纲》 2002年立项2004年结题 tv>>l%  
8. 主持国家社科规划办青年项目《闽粤赣客家文学史纲》2003年立项,2007年结项 A+HF@Uw}^  
9. 主持赣州市社联课题《客家文化背景下的宁都文学研究》2004年立项2006年结项 ;V@WtZv  
10、主持江西省社科规划课题《客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山歌文化研究》,2006年立项 ]I-Z]m "  
11、主持江西省教育厅招标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茶戏的开发与利用研究》,2006年立项 BNz5lrfq  
12、主持江西省社科课题《客家民俗文化视域下的中央苏区文艺研究》,2008年立项
呼朋唤友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