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钟氏来源
zx$1.IM"4 NZZy^p&O 钟氏原由公子烈、钟离接先后启姓钟,均源自河南颍川。?
:
qK-Rku ^>ir&$ 公元前286年的周朝,诸候争霸,宋国被齐、楚、魏三国瓜分后,公子烈在国亡家破时,以原受封钟邑大夫取钟为姓,避奔豫州(今河南许昌),开创第一支钟姓烈系。公元前201年,钟离昧为西楚霸王项羽的大将,刘邦立汉后,其子钟离接为避父难,弃离字单姓钟,秘奔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开创第二支钟姓接系。
PCL
;Z mj9sX^$dE 二、迁徙史略
KIv_
AMr 'oY#a9~Z{ 公子烈启姓钟后,在许昌得到很大的发展。传到十一世钟天桂(字天柱),于公元23年被光武帝刘秀封为“镇蛮大将军”。?
1|w@f&W" *U%3[6hm 东晋末年(公元420年),二十四世钟圣、钟善、钟贤三兄弟被迫迁徙江南,钟圣迁江苏江宁府(今南京)、钟善迁浙江会稽(今绍兴)、钟贤迁江西虔州(今赣州)宁都竹斜坝。后钟贤父子应诏入闽平叛“陆戎之乱”有功,被封为闽中都督大将军,节度闽省。后钟朝(字会正)袭父职,居汀州白虎村。?
uY>M3h#qx /i27F2NQm 唐大历四年(公元769年),三十三世钟逵七子三十六孙,因增建汀州府衙而举家再迁徙。传到四十四世钟尚,生子钟山、钟岱、钟峦,传下七子十四孙。友文、友武、友勇,叔侄十三人中进士。公元1068年,钟友武众兄,联合朝中大臣反对王安石变法而遭迫害。钟氏子孙改名易姓,称郎向闽、赣、粤省避难。至宋徽宗时,(约公元1111年),才复原姓实名。?
Djc-f b+:J?MR;} 公元1248年,钟友武的六世孙钟提龄等五兄弟(简称五龄)随父从福建汀州地区迁入广东五华铁炉坝开基。后长子钟提龄迁兴宁岗背,次子钟遐龄迁长乐南岭(今紫金县南岭镇),三子钟祯龄迁惠州,四子钟祥龄迁龙川,五子钟瑞龄留居原地。
pZ\7!rON Q 318a0 三、迁入紫金概况
Mh~}RA"H ToPjBvD 钟氏迁入紫金主要有钟提龄,名壁,钟遐龄,名毡,钟瑞龄,名堂,以及钟雪峰后裔四支系。?
LFW`ISY{ 1d FuoX (一)钟提龄(名壁)世系?
<,GVrVH=t" m }HaJ 钟提龄裔孙先后从兴宁岗背、五华迁入紫金县,计有8支系。?
M+VWAh#uD :EQ{7Op` 1、有始八世孙钟希胜于明朝嘉靖年间从五华铁炉坝迁柏埔深塘立居。?
MaHP):~ J+E,Ui ZU 2、有甲七世孙钟祖玲、钟祖珠从龙川迁临江梧峰立居。?
w5%i 3Y2~HuM 3、钟文振支系?
!*"fWahv 0&]1s 十世钟九有、钟九经兄弟,于明万历年间从兴宁叶南翰塘围迁黄塘石脚下。后钟九有再迁紫金县城东门开基。后裔分居紫城东门、附城中布、瓦溪仙女埔、红光坪上、茶岗、苏区艳桑村。钟九经后裔分居石脚下,新村、车前、曹坑、嶂下村及外迁中山、肇庆、韶关、河源等地。?
uz{RV_IX7 lcm[l 十四世钟尚选,于明末年间从兴宁石马磜下,迁黄塘澄田立基。后裔居澄田、临江梧峰长安。后裔万运一子迁曲江县樟树潭。?
]"{8"+x < z2wt 4、钟文亮支系?
S=mqxIo@m \_8wU'7 十六世钟重明,于清乾隆年间从兴宁岗背,先迁紫城北门,后迁黄塘圩“同庆堂”立居。?
rniM[7K rT/r"vr 十二世钟柯,于明万历年间从兴宁岗背学士,迁瓦溪半岗研坪立居,有后裔外迁惠阳、广宁、四川。?
s4"OsgP+ |M?vFF]TN 十世钟殷,于明隆庆年间从兴宁岗背寺岗,迁瓦溪半岗坜背立居。?
:HO5
T , [|aWT%9 十三世钟永泰,于明万历年间从兴宁岗背,迁柏埔方湖开基。?
V|_
h[hXE ?FAI@4 十九世钟绍明、钟绍贤兄弟,于康熙年间从兴宁罗岗,迁瓦溪半岗台坑立居。?
9KXL6#h Q-| Y 十八世钟朝亮、钟朝举兄弟,于清康熙年间从兴宁罗岗,迁乌石澄田水长塘面立居,有后裔迁廉江等县。?
PVo7Sy!'H 'f-r 6'_ZX 十三世钟万深,于明万历年间从兴宁罗岗,迁柏埔新丰立居。后裔居柏埔梅中、临江梧峰。?
fu^W# "{ ;v:( 十九世钟响美,于清康熙年间从龙川山池约,先迁惠阳大岚,后迁蓝塘澄塘(今汉塘)。其子钟声传、声会、声闻,居汉塘、告坑村,钟声捷迁古竹雅色。?
IFp%Ta E&P2E3P 十一世钟鼎魁后裔,迁古竹新坑立居。?
\EySKQ= =:^aBN# 十八世钟朝闻,于清康熙年间,从兴宁罗岗迁惠阳芦岚洞开基。后裔迁凤安东塘立居。?
"0An'7'm }uZs)UQ|$ (*****)十四世钟岩于乾隆年间迁瓦溪墩头鹅巷立居。?
yfZNL?2x *5%vU|9b (*****)十三世钟法成于乾隆年间迁上义郊田伯公凹立居。其兄法高迁龙门。?
T-en|. hO=L|BJ?I 钟提龄后裔有分迁好义文光、店前立居。?
Q 7_5
XMrk2]_ (二)钟遐龄(名毡)世系?
4dX{an]Cz fST.p|b7 钟遐龄,先从五华铁炉坝迁东莞,后于宋理宗景定四年(公元1263年),迁入今紫金南岭石下开基。生五子:钟念、钟全、钟安、钟俊、钟亮。分迁紫金县内14支系。?
@8|*Ndx2
<\^0!v 1、钟念生二子:钟有升、钟有德;钟念迁苏区永光开基,五世孙钟有全后裔,十二世钟南泉、钟南峰留居永光,后裔居陶下、葛藤坑、龙沟角、锡山、炮子、瓦溪茶岗早禾坑、椒坑桃园村立居。明末永安解元钟丁先为钟念十三世孙。?
$Nu{c;7" Lx0nLJ\ 2、钟全生二子:钟应祯、钟应时。?
SYCL\b zjpZ] $ 钟应祯支系六世钟国良,长子钟秀文后裔居龙窝黄沙、五星村,次子钟秀英迁苏区青溪村立基,有后裔迁东莞等地。?
?=? _32O }
oPO` 钟应祯支系,钟子高后裔九世钟锦成,迁龙窝慎田围开基。后裔十三世钟镇鲁子孙,主要分居上、下慎田、庆丰、光明、上坑、茶松、黄沙,十七世钟其俊二兄迁惠东宝溪天井湖,十六世钟铁纯、钟克伦迁广西苍梧县、贺州市大平乡立居。?
&k:xr,N= q/#e6;x 钟应祯支系,钟子高后裔八世钟广仁,迁龙窝公柘村(原洋头小布)立居;八世钟广慧迁洋头蓬凹立居,钟广礼留南岭石下,有后裔迁苏区赤溪南坑分居。?
z'YWomfZm @/z\p7e 钟应祯支系钟子良,迁惠阳水口大陵岗开基。?
V}jGxt0 XO+BZB`F 钟应祯支系钟子智,迁惠阳横坜潭头开基,十一世钟信仕(苍)回迁上义招元村立居,十四世有迁增城。?
+\eJxyO nip6|dN 钟应时支系部分后裔留居南岭石下村。?
azP H~'E' UA>=#
$ 六世钟国用裔孙钟本定,留居南岭,后裔居东溪、瑞坵、长告、苏区小北,有外迁海丰、江西、广州及海外;钟本新系留居溪口,有后裔迁瓦溪佐坑、江西龙南等处立居。十七世钟鸣捷迁四川荣昌县立居。?
yw^Pok5. p*;!5;OUR 3、钟安生三子:钟应举、钟应斗、钟应魁。?
R#T-o,m J @Hg7Faz 钟应举支系裔孙迁紫城西门立居,十六世孙钟简清于康熙年间迁青溪岭面立居。?
~gDYb#p W$4$%r8 钟应斗、钟应魁后裔,迁海丰黄姜、罗畲、陆丰等处立居。?
7(Fas(j3 C[J9 =!t 4、钟俊生三子:钟应龙、钟应鸣、钟应祥。?
`YNzcn0x 4V@%Y,:ee 钟应龙后裔先迁梅县松口,其十二世孙钟连峰(〖XC业.JPG;%100%100)于明万历廿二年(1594年),迁入永安(今紫金县)县城东门,后迁瓦溪红光昂湖开基。后裔分居昂湖、米湖坑、丁圹坑、九和热水墩头、杨梅坑、双罗、幸福立居。?
/K:r4Kw rzfLp 钟应龙后裔十三世钟宜科,迁瓦溪半岗坪开基,后裔居半岗坪、瓦溪叶塘。?
RkYdK$|K PLCm\Oh$l 钟应鸣、钟应祥后裔迁惠阳、惠东、龙门、东莞、顺德、博罗等处立居。?
qM\
2f<) R(1:I@<?E 5、钟亮生五子:钟朝举、钟朝钦、钟应琳、钟明振、钟明远。?
;_<~9; /Hr|u 钟朝举、钟朝钦、钟应琳、钟明远兄弟外迁江西等地立居。?
*u},(4Qf 7^eyO&4z 钟明远支系,六世钟伯瑜曾孙钟琥,在南岭瑞坵石头塘建有支祠。后裔分居瑞坵,蓝塘龙舟渡,九和龙田福寿坝,有外迁肇庆高要、四川等。?
67j kU! @6;OF5VsQ 钟明远支系,六世钟伯瑜曾孙钟玹,在南岭东溪石城围建有支祠。后裔居东溪、王告村,有外迁陆河罗庚坝、广西桂岭、四川泸州等立居。?
S\GWMB!oF (?z?/4>7< 钟明远系,六世钟伯瑜曾孙钟琳,在南岭东溪洋埔建有支祠。后裔居东溪,十五世钟宣纯迁苏区小北开基,十五世钟宣玹、钟宣绳居苏区炮子滩子头、大陂田,十五世钟宣赞居小北,有分迁海丰城、惠东大岭。?
;K<VT\ WVP?Ie8 (三)钟瑞龄(名堂)世系?
;hT3N UCA +~8Lc'0aA 钟瑞龄(名堂)生一子钟万里,其后裔迁入紫金的有:?
T?8BAxC?K 1eI*.pt 1、四世钟文宣曾孙钟贤,于明朝年间迁入蓝塘博雅莲塘村立基;?
6n9/`D! SU0Ss gFB 2、四世钟文宣曾孙钟以全,后裔于明末期间迁入九和热水立居;?
X!KX4H v5[gFY(? 3、四世钟文广曾孙钟以成,后裔钟镇南于明末年间迁入九和榕树堂立居,后裔分迁九树公坑、东莞九明山立居。?
RY;V@\pRY+ :8yebOs 4、四世钟文兴后裔(十四世)钟汝贤于明朝年间从梅县松口迁瓦溪庄塘开基,后裔分居庄塘、上围、半岗台坑、围坳丁塘坑。?
d"|_NG` vr x^lcT 5、四世钟文兴孙钟爽后裔迁中坝富坑立基。?
-d,D! m` 1dB%;? 6、四世钟文兴后裔迁义容蒋洞、新民钟屋排立居。?
aO{@. Snkb^Kt 7、四世钟文广后裔十二世钟荣龙,于明末从河源黄村迁黄塘长岌立居,有后裔迁广西贺县、平东县源头镇、源头街。?
d+DO}=] u`v&URM 8、四世钟文广曾孙七世钟荣昌,于明朝成化年间,从五华三多齐迁黄塘庙前(原埔尾)定方开基。后裔分居庙前、上黄塘、下黄塘、曹坑、铁嶂、嶂拔、附城中洞、雅前、柏埔高桥、下深塘、临江元丰店下等地,后裔有迁广东高要、鹤山、广宁、广西玉林、四川成都等地。?
ilL% @Ou
H=<YN 9、四世钟文美支系?
i!YfR]"} 4Sh8w%s 钟文美子钟允杰后裔(十一世)钟月溪,于明万历年间从兴宁泥陂叶塘圩,迁龙窝莲塘开基。后裔居莲塘、琴江招屋排,其十九世钟玉浪、钟玉献、钟玉魁、钟玉端迁广西,十九世钟玉富、钟玉群迁四川。?
=%` s-[5b []>rYZ9bv 钟文美子钟允杰后裔钟荣溪十二世钟法鉴,从兴宁泥陂叶塘圩,迁乌石角开基。后裔居石角,十六世钟赞及迁龙窝竹径曾坑立居。?
3EY Ed39E "L.k
m 钟文美后裔钟尚仁十五世钟毓瑞,迁蓝塘汉塘下坪立居。?
vHvz-3 lw3H
8[ 钟文美后裔继约十五世钟以策,迁蓝塘汉塘高车立居。?
;!f='QuA gdIk%m4 10、四世钟文兴孙钟爽后裔,九世钟赐迁附城格坑开基。后裔居格坑、瓦溪半岗金竹岗,十世钟毓华迁瓦溪下濑桥头立居。?
+2MF#{ tS >_j(uw?u 12、钟瑞龄后裔,十三世钟瑞晶从五华迁乌石升平曲岭开基。后裔居曲岭、瓦溪高田刈田洋。?
y A5h^I RQ=rB9~:ZN 13、钟瑞龄后裔(何世何祖*****),迁临江光坳立居。?
sqhMnDn[ Rxdj}xy (四)钟雪峰后裔?
;?u cC@ z#gebr~_\ 钟雪峰后裔十五世钟奕槐,于康熙四十四年(1765),从平远长田乡罗坑迁入黄塘拔寨开基。后裔居拔寨、曹坑村,及有外迁曲江、四川等处。
2Pb+/1*ix B-g-T>8 四、堂号、典故、祠堂与堂联
@7}XBg[pI _1)n_P4 (一)堂号?
G+#bO5 q25p3 “颍川堂”公元前286年,宋国被齐、楚、魏三国瓜分,公子烈奔豫州(今河南许昌),以封邑“钟城”大夫启姓钟,为许州第一支出自子姓的钟氏。公元前201年,项羽大将钟离昧遇害,其次子钟离接为避父难,回居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市)弃离单姓钟。为许州又一支出自子姓的钟氏。这两支钟姓都是宋国桓公御说的裔孙,同宗共源,相互依存。秦代,改许州为颍川郡。?
qGq]E`O ?5't1219 其时,颍川人钟兴,东汉光武帝召拜中郎将,封关内侯。钟逢治次子钟烈十一世孙钟桂,颍川汝南人,东汉光武帝封为“镇蛮大将军”,并赐金铜玉图。钟繇,颍川长葛人,魏国魏文帝封为大理、相国。钟毓为魏国车骑将军、徐州都督、御史中丞。钟繇少子钟会,三国时镇西大将军、关内侯。钟氏在河南颍川郡成为名门望族,后裔为纪念钟氏发源地“颍川郡”,以“颍川堂”为堂号。?
8^EWD3N` ], Bafz)4 (二)典故?
([<{RjPb P,ZQ*Ju “高山流水”春秋时楚国人钟子期,深知乐理,洞悉音律。伯牙鼓琴,子期听之。子期拍手赞道:“巍巍乎若高山!”伯牙不答,又将琴再鼓,赎在流水。子期又拍手称赞:“荡荡乎若流水!”子期死,伯牙擗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高山流水识知音”的典故出自于此。?
^6# yL6E,~ K
'I6iCrD “舞鹤飞鸿”三国时,钟繇,字元常。三国魏大臣,书法家。汉末举孝廉,封东武亭侯。魏受禅,进太傅,封定陵侯。钟繇善书法,兼善各体,尤精于隶楷。书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他与晋代王羲之被后人推尊为行楷书法家代表,并称“鍾王”。“舞鹤飞鸿”典故出自钟繇一代书法宗师。?
iJdJP)!tz6 6 wd (三)祠堂与堂联?
Q1Qw45$ ^XeJZkLEB 1、钟氏宗祠?
;Qy Ew5 @[joM*U 紫金钟氏宗祠,始建于清朝中期。安放廿五世钟朝、四十六世钟友武祖牌,位于紫城镇儒林街7号,座北朝南(大门朝东),为上三下三的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03平方米。2003年按原位置、原规格、原朝向重建。?
+s_a{iMVP 27R4B
O 大门联:?
8m
H6?,@6 >"UXY) 南朝都督,北宋相臣。?
SeZ+&d 1\Bh-tzB 顶梁联:?
tYMr |:SV=T: 家传道学遗风想行为士表德可人师自昔清芬照谱牒;?
i.^UkN{ p]X+#I< 地萃山川毓秀看藻淡笔峰谰翻秋水从今运会际去礽。?
>r)UDa+ Dd0yQgCu 2、钟天柱祠?
i:N-Q)<Q*) +?t&
7={~ 钟天柱祠(四十九世祖),位于龙窝礼坑村,座西南朝东北,始建于清代咸丰庚申(1860年)。为上三下三砖木结构,面积约330平方米。1993年按原位置、原朝向重建。?
orWF>o=1 aiX4;'$x! 大门联:?
G,6`:l dC4`xUv 神江领袖;越国簪缨。?
P5dD& [$$R>ELYQ 顶梁联:?
8>|4iT UC`sq-n 鸿基开汉晋,名流行士有为人师,将才镇蜀,相业宏京,当时葛庇椒藩,满床牙笏荣家乘;?
3>5gh8!- \p\p~FVS 骏烈衍闽汀,统绪由枚郡抵循州,建祠礼坑,枝分岭峤,此际珠联壁合,累叶簪缨炳国华。
[vBP,_Tjx l YdATM(h 五、祖训、家训
yq2AZ@}" !}`[s2ji (一)祖训十二款(选)(理公派)?
1*#hIuoj' 6P9#6mZ 家规当法一家有一家之规,凡为子孙者,当祗厥父以鞠养育之恩;为弟者,当恭厥兄以尽手足之义。今日为人子弟,异日则为父兄,上行下效,理势必然。故孟子云:身不能行其道,则道不能行于妻子。此规模所当法也。?
7
mA3&<&q \ z*<^ONq 家法当守家有家之法度,故吾子孙当守其法度。勿戏嫖赌,勿好争讼,勿以强欺弱,勿以富贵骄贫贱,各务职业。此法度所当守也。?
3<Z@!ft8 ,rY}IwMw 耕读当为吾家子孙,不耕则当读。盖勤耕则可以养其身,勤读则可以荣其体。田若不耕仓库虚,书若不读子孙愚。此耕读二字犹我子孙所当习也。?
fP;I{AiN~ KLj/,ehD
! 勤俭当务勤为立身之根本,俭乃处世之良方。俭而不勤,则无以开财源;勤而不俭,则无以节财用。盖勤则变其贫,俭则足其用。古语云:男勤于耕读,女务于纺织,量其所入,度其所出。此勤俭所当务也。?
bLggh]Fh h^."wv 族义当尽(略)?
Q&&=:97d Uu`}| &@i 嫁娶当慎吾族原是福建汀州府世族之家,继而发于粤东。凡婚姻嫁娶之事,必择故家乔木,良善之士,礼仪家风,斯可以成配偶。吾家之化,不可贪财苟求,不可嫌贫配愚。此嫁娶之道,不可不慎也。?
qIy9{LF )>rYp
) 教子宜严凡吾家教子者,须幼时严训,勿纳闲邪。教之道无他,八、九岁时,宜择严师教诲,勿使其放荡。又须处于贤良之士,使子弟日习威仪,闻其义语。惜子当惜其心,勿惜其皮,书云:惜之大过,教之不行则反夷矣。溺爱不明,偏纵有害,致子弟失于教诲,流入匪类是谁之过?此教子所宜严也。?
tsB}'+!v# ]3U|K .G 贫而无谄凡吾子孙,承祖宗根本。或居如蒙正住窝,衣如子路緼袍;或因世道衰微,因天灾人祸,以至贫穷困顿,亦当安守其贫,不可妄作非为,自取祸败媚于石崇之辈,自为*****。须知人穷志莫穷,视人富贵如浮云,勤俭劳作,大小生意,可养生度日,洗脱其贫。此为贫所当无谄也。?
ZTGsZ}{5 I$TD[W 富而无骄(略)?
1JGww]JZo M;z )c|Z 远族当认吾族自河南支发江西、福建,派分广东各县,皆是祖宗一脉源流。凡有族人往来,远族相会,须念同宗之爱。勿论亲疏,勿论远近,当辨其尊卑,以友恭之,不可轻慢视若路人。昔大舜尚睦九族,张公艺九世同居无闲语,故吾子孙应远族所当亲认也。?
aXbj pb+ odvUU#l 祖坟当祭夫、祖坟者,乃祖宗安魂之地,子孙托祖之所也。凡为子孙者,岁遇清明、端午、重阳、冬至,新春佳节,当供岁祀,尽其报本追远之礼,以奉先祖。人无祖宗,身从何来,况且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人为万物之灵,反不如鸟兽乎。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此追远当诚,祖坟当祭也。?
dKPx3Y' ~4 S6c=: 宝藏谱牒谱牒者记祖宗之功德,载万世之原委也。世人以金玉为重,不知谱牒比金玉宝贵焉。夫、国朝以史书为宝,缄之金丝,藏之石室,然者无他,正于存辑祖宗之历数,为子孙允祚无究也。谱牒之宝,也如此也。故凡吾子孙,务宜珍重緼藏谱牒,无谱则族秩紊乱,后代无可跟录本源。还须辑荪之功,上记祖宗之系派,下录子孙之血脉,代代相承,此谱牒之当宝藏也。?
~W gO{@Mw ?G5,x (二)祖嘱八则(选)?
61b<6r0o X=k|SayE8 怀忠义君臣冠于五伦,故己登仕者,无论职之大小,应皆鞠躬尽瘁,公而忘私,国而忘家。语云:士以文章报国,言文学者即裕有经济也,可不勉诸。?
:r_/mzR# \7(OFT\u: 敦孝弟亲者身所出,不有亲何有身,不顺亲曷为子。故为子者,须守身以事亲,勿忘亲以及亲。尽职分所当为,与势力所能为,而为之而后能。为人子者,始克为人父。兄弟有分形无分气,语云:打虎不如亲兄弟,甚言兄弟之亲,患难相扶非他人比。苟兄弟不和,不唯有乖同气,亦非门庭之福,而父母亦忧而无安乐,是不弟即不孝也。必曲体亲心,则祗父恭兄长,太和在一室者,而兆福有攸归矣。?
${UH!n{ p!(]`N 睦宗亲礼曰尊祖故敬亲,敬亲故睦族,所以明人道重人伦也。故必长幼尊卑秩序而分明,冠婚、丧祭、喜庆而尤恤。善相劝、过相规、勿持富贵而欺贫溅,勿逞豪强而凌良弱。?
DC$x}1 rIj B{X{Z 尊齿德齿者天所寿,德者天所亲,亦即祖宗所默佑。若族有人,文献于是征,里闾于是耀,可不敬乎。故必外尽礼,内尽诚,某其所不及,助其所不足,则齿德俱尊。?
)5U7w pmDFmES 勤职业天生四民,各授之职业,能尽其职,乃不为天地间弃人。故士宜笃志诗书,农宜力德田畴,商宜贸易迁货,工宜精良业艺,各司其事,专而不纷,方能有成。?
,5|@vW2@u qEPC]es|T 尚节俭创业与守成并难,一布一帛当思不易,一米一粟当念维难。以其奢糜而生不足,曷若省约以存有余。须出入有经,日用有度,惜往日之勤劳,留得后人之福泽。?
sGJZG DB+.< 顾廉耻观人必观其所为,志士必当真其所守。取非道非义之财利不廉,为非道非义之事则无耻,廉耻丧去,尚何父兄宗族之有哉。须安分守纪,忽贪不当得之财,勿做心上过不去之事。冰清玉洁,光明正大,方是真人品。?
sTYA u,Cf4H*xS 息争讼争者讼之端,讼者身之累。故以其争长论短,瞒心昧己受法惩于公庭,曷若安分守己,退步让人得安生于盛世。即属异姓,宜情恕理,况且在同族。语云:大事化小,小事化无,此真退一步,行安乐之法也。
:LR>U;2
Z
uO
7N 六、紫金钟氏人物简介
~w$ ^`e!] meyO=> 钟丁先(1613年——清康熙年间),字后觉、南山。号忏云,今紫金苏区永光村人(原属南岭乡),钟遐龄后裔,明末广东解元。他自幼聪颍,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壬午科广东乡试,中解元(举人第一名)。1644年明朝亡败。钟丁先倾尽家产,募兵勤王。明幼帝福王朱由崧迁都南京,封钟丁先为福建监军道,在后,桂王朱由榔建都肇庆,升钟丁先为参议,次年又升为广东按察使司副使。钟丁先组织粤东民众抗清,在福建汀州、广东惠州等地,与贺、黄总兵,紫金县令王孙兰等清军相持十余年,大小数十战。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南明朝覆灭,钟丁先解甲回乡,削发为僧,隐居天字嶂万寿庵和凤安下石彼岸庵。?
}xy[&-dh @w[HXb 清康熙年间,在凤安彼岸庵辞世,乡民感其忠义,将他的衣冠、靴、体分三穴葬在庵侧,并刻碑联题:“节义无双士,文章第一人。”著有《四书明微》及许多诗词流传于世。1987年钟丁先墓地定为紫金县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夏该墓重修并建有纪念亭。?
p w`YMk y$HV;%G{26 附:钟丁先词四首《渔》、《樵》、《耕》、《牧》?
\w@ "`!% DqBiBH[%h 渔烟浪几重,波浪几重,烟波浪里过秋冬。执丝轮,钓鱼龙,渭滨千古有遗风。得鱼沽酒歌沧海,不脱蓑衣卧月中。那管流西,那管流东。?
V0F&a~Q [`|gj 樵富也无心,贵也无心,生平本分在山林。歌新曲,傍松荫,聊将野史漫推寻。客来借问山何闹?惟有樵夫与百禽。一半歌声,一半鸟音。?
Wc{/K6]f sxU
0Fg 耕朝雾满蓑,暮雾满蓑,春来布谷在山坡。三春雨,数亩禾,含哺鼓腹乐何多。历山事业无今古,一曲清音任我歌。此际唐虞,此际耒锄。?
(wZ/I(4 |Skhx9}; 牧郊草芳菲,野草芳菲,云烟郁郁锁柴扉。鸡鸣起,日暮归,短笛无腔信口吹。名利不干身外事,秋冬饱暖乐牲肥。不理闲事,不理闲非。?
=E-V-?N\ R"qxT.P( 钟时行(1737—?)南岭东溪村人。自幼聪明过人,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甲午科中举,出任高州府廉江县令。清廉为政,一连数任。告老还乡时,当地老百姓恭送“万民伞”,并在廉江石城内,筑生祠雕像纪念。?
qgw)SuwW /~;om\7r 钟时行回南岭后,仿北京宰相府式样,扩建文天祥大忠庙,并作楹联:“蒙难既三年,想燕北艰贞,只觉陆死海,张死山,尚逊从容就义;驻师才八月,数南岭事迹,浑如韩寓潮,苏寓惠,同流尸祝芳声。”?
xr1,D5 E4N{;' 钟镇鲁字天升,明朝嘉靖期间南岭东溪村人。长大后跟随师傅在汕头南澳岛(县)开铁铺。嘉靖后期,海盗猖獗,一天,海寇来劫南澳,守岛镇台担心寡不敌众,引兵撤退,留下守城大炮数十门。待敌准备入城抢劫时,钟镇鲁登上城楼,点燃已装药的大炮,众贼以为中计,四处惊慌逃走,从而守住了南澳。后被封为南澳统兵,接着升任守备、南澳前总镇(镇台)。后钦旨授其为广东各处总镇府兼水陆挂印左都督。?
0ZJt 4,qhWe`/ 钟德馨(1881~1963),号华雄,黄塘澄田人,1905年被委为中国同盟会香港深水埗主盟人,兼任孙湄秘书。1946年中国国民党中央党部委为海外评议。?
2"!s8x1$ RD0=\!w *5 钟震华(1888~1958),南岭王告村人。1923年就读黄埔军校。后被保送日本早稻田陆军学校深造。后在陈济棠部下任职,累至团长,后升任国民革命军156师472旅少将旅长。1943年,为筹建龙窝琴江中学任董事长。1945年任紫金县县长。?
58o'Q 6~c:FsZ) 钟鼎铭紫城镇人,字可箴。邑庠生,创办清代本邑“义仓”。?
qv.s-@l8 yw+LT,AQ. 钟载功紫城镇人,字衡斋。1912年创办紫金邮政局,首任局长。?
Dt=@OZW nb}rfd. 钟载响紫城镇人,1925年任国民党紫金县党部常务委员。1941年创办紫金县城第十小学。?
gis;)al 'nSo0cyQ 钟觉民紫城镇人。创办紫金师范学校。任国民党中央军校第二分校少校政治指导员,后任广州中山医学院事务主任。?
}*s`R;B|, |!E: [UH 钟大全南岭人,明洪武年间,任江西石城知县。?
F;sZc,Y,^ _|I`A6`= 钟载阳苏区青溪人,雍正十年(1732年)恩进士。?
VHqHG`}: ?Es(pwJB 钟学熙紫城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钦赐进士。?
z^^)n z~(3S8$ 钟最响南岭人,明天启七年(1627年)举人。?
sFV&e->AN\ y,s`[=CT 钟及香蓝塘汉塘人,道光五年(1825年)钦赐举人。?
zv0bE?W9 6W[~@~D= 钟英才瓦溪半岗人,道光十七年(1837年)武举人。?
{ep(_1 xtO#reL"q? 钟大纶紫城人,嘉庆十三年(1808年)钦赐举人。?
g+A>Bl3# ACOn}yH 钟玺初苏区青溪人,曾任国民党少将。?
^:~!@$*;6 %%FzBbWAO 钟有令龙窝莲塘人,1946年任上海太仓城防司令。?
yQ0:M/r;0 je85G`{DC 钟醒魂龙窝慎田人,曾任国民党军队师参谋长。?
5Ky(C6E$s /]oQqZHv 钟学栋紫城人,1946年任南昌军校少将教官。?
% 'OY s@IgaF { 钟荣光黄塘嶂拔人,在台湾任师长。?
{$g3R@f^~ nvQTJ4,, 钟百春南岭高新人,在台湾曾任空军少将教官。?
8qL.L(=\/ Z C<+BKS 钟辉光黄塘嶂拔人,在台湾任师长。?
Q_>W!)p Gz k(he<-GF\ 钟焕黄塘庙前人,曾任北京军区军级干部。?
F1meftK P ; h8 钟苏瓦溪茶岗人,曾任南京军区后勤部长。?
]I_*+^?tI Wdi`ZE 钟良南岭瑞丘人,曾任北京高等军事学院政治处长。?
gxx#<=` E>+>!On)b 钟斗祥洋头人,曾任深圳市政协副主席。?
XBoq/kbw! )k;;O7Ck 钟挺芳龙窝竹径人,现任广东省劳改局纪委书记。?
@VPmr}p:{ uP+VS>b 钟国青紫城人,曾任广东省海洋监督厅厅长。?
H@1}_d rr,w/[ 钟镜深紫城人,现任广东省机械工业总公司经理。?
^e=G} N^ ?~b(iZ 钟南金苏区人,现任广东省打私办副主任。?
-We9
FO~ A,BYi$ 钟伟云黄塘上黄塘人,现任中联部副司长。?
c_8<N7 C QFMAy>Gdn 钟立人黄塘拔寨人,现任深圳武警边防支队政委。?
YZ`SF"Bd( s&Y"a,|Z 钟一强南岭高新人,大革命时,任紫金县农民协会会长、苏维埃政府主席团主席。革命烈士。?
BM'!odRv 'NZ=DSGIy 钟灵紫城人,东征时任紫金特别支部书记,1932年任大埔县委书记等。?
U(#JC(E-# le]~Cy0 钟佛燕瓦溪红光人,曾任紫金县政协副主席。?
N#2ldY * - Z`RKR8C 钟木兴龙窝公柘人,现任紫金县副县长。?
a6-.|tt#t 1Dl6T\20 钟亦雄瓦溪半岗人,现任紫金县副县长。?
%4f.<gz~r| O`Gq7=X 钟蔚新南岭东溪人,1946年任国民党军队团长。?
HC/z3b; a5GLbanF 钟博文黄塘嶂拔人,1947年任紫金县参议长。?
RQb}t, Pal=I) 钟汉寰柏埔深塘人,1945年任国民党军队中校教官。?
fj))Hnt(| uO`MA%
z< 钟澄锡九和热水人,1945年任第四战区兵监部处长。?
EgU#r@7I C!*.jvhT 钟荫田苏区小北人,现任深圳市罗湖区委副书记。?
[104;g < ANy*'/f 钟士华南岭王告人,现任广东省石油总公司处长。?
|7tD&9< o[T+/Ej& 钟鉴昌龙窝琴口人,现任河源市电信局副局长。?
~?AEtl#&" {^
b2nOMv 钟洪茂龙窝光明人,曾任紫金县副县长。?
0{|HRiQH9+ *q*3SP/ 钟瑾芳龙窝竹径人,现任深圳市国家自然保护管理局局长。?
:Ko6.| (
%\7dxiK 钟镇南乌石澄輋人,曾任广东省公安厅处长。?
ba);f[> ^,acU\}VqP 钟作旺九和热水人,现任河源市源城区武装部部长。?
ir6'
\ _!R$a- 钟作文上义招元人,现任连平县武装部部长。?
^AS\a4`/ &)%+DUV| 钟作仁瓦溪茶岗人,现任河源市统计局局长。?
_*fNa!@hY $/++afim 钟秀华瓦溪叶塘人,曾任北海舰队司令部处长。?
d]pb1ECuu %w*)7@,+- 钟瑞庭瓦溪半岗人,曾任阳山县武装部政委。?
hMDd*<%l ?;XEb\Kf 钟新明瓦溪半岗人,现任深圳市龙岗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kI^*
'=: l@4_D;b3o" 钟其山瓦溪半岗人,现任深圳市电视制片厂副厂长。?
vxOqo)yO B7C3r9wj 钟伟强瓦溪半岗人,现任肇庆铁路公安处乘警支队政委。?
qN)y-N.LI( +jGHR&A t 钟荫芳龙窝庆丰人,曾任航天部601研究所副处长。?
cqS :Zq c=oDzAzuV\ 钟新来黄塘上黄塘人,现任广州体育学院深圳分院院长。?
$;qi-K3j Wwq:\C 钟庆铭黄塘澄田人,曾任中山大学法律研究所所长。?
tS'lJu 7A)\:k 钟诚黄塘澄田人,现任广州市委组织部办公室主任。?
g* q#VmE ~[g(@Xt 钟慕尧黄塘澄田人,现任广东省樟木头林场场长。?
~s!Q0G^G K}~$h,n 钟国彬黄塘澄田人,现任惠州市农业银行副行长。?
>lQo _p(; KA5)]UF`l 钟石添临江梧峰人,曾任河源市驻广州办事处主任。?
~VGnE: LKIMT 钟运其黄塘曹坑人,曾任河源市教育局副局长。?
2ym(fk.6{ PsY![CPrW 钟庚发上义招元人,曾任广州经济管理学院处长。?
#~*v##^vFH A6N6e\*
钟文黄塘庙前人,现任外交部亚洲司二等秘书。?
kRp]2^}\s\ Gm=qn]c 钟新航黄塘庙前人,曾任紫金县副县长。?
<$~lFV iNO>'7s7 钟远青好义积良人,曾任东源县武装部副部长。?
$*yYmF o.+;]i}D 钟寿祥龙窝莲塘人,曾任紫金县委副书记。?
jjs/6sSRk @T'^V0!-q: 钟俊明龙窝莲塘人,曾任广东省武警总队副团长。?
Ot=jwvw ~wvt:E,fC 钟寿辉龙窝莲塘人,曾任肇庆市工商银行副行长。?
]ss[n.T0* =
tv70d' 钟世杰柏埔深塘人,曾任武汉军区师级教授。???
7=G2sOC ewZ?+G+m 44]s`QyG 资料7
C"hN2Z!CD| #lYyL`B+~ 钟氏始祖
uZqL'l+/y 从南北朝到清末民初,一千多年间,先后自中原南徙到赣南的客家先民共有561个姓氏,复姓8个(即上官、司马、司徒、欧阳、皇甫、夏侯、诸葛、端木)。南下大军中,钟姓是其中之一。产生于河南许昌地区,原本是北方姓氏的钟姓,自公元420年和552年,分别由钟贤和钟宠迁入赣南之后,在这里成长壮大,然后又从这里星散到长江流域,播向全国,走向世界。赣南实际成为全国钟姓的发详地、集散地。
Y"Cf84E 两支钟姓南徙的第一个落脚点都选在赣州
P"YdB|I x.Sf B[SZ 自公元四世纪初发生“永嘉之乱”以后,中原地区的人民就几乎没有过一天平静的日子。战乱一个连着一个,从不止息。“群雄争中土,黎庶走南疆”,不堪忍受战乱之苦的中原人民携儿鬲女南徙到当时战乱较少、相对安定的南方谋求生存和发展。公元420年5月21日,原住河南许昌的钟姓烈系钟圣、钟善、钟贤三兄弟,面对东晋朝解体,社会动荡,草寇窃发,民不聊生,毅然离开中原渡江南迁。钟圣迁建康(今南京),钟善迁会稽(今绍兴),钟贤迁江西虔州(今赣州)。这是钟姓第一支南徙始祖。一百三十多年后,公元548年,南京发生“侯景之乱”,江浙等省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钟姓的另一支南徙始祖、当时的梁国临海县令钟宠,于公元552年辞官携着南下,迁往赣州朝天坊(今天竺山)。无独有偶,两支钟姓南徙的第一个落脚点都选在山清水秀的赣州,是一件意味深长的事情。
pwFp<O" }K {1Bm@S 赣南钟姓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u.@W98, K B}e/MlX3M 钟贤在进赣南之后,先在宁都竹坝斜住了一个时期。恰逢邻省宁化县发生“六戎之乱”(六戎即绕夷、老白、耆老、鼻息、天刚、戎央),刚受东晋恭帝司马德文禅让而成为宋武帝的刘裕,下诏征调钟贤为武戚大将军,都督闽中军事人,入闽平叛。后来他入蜀为官,他儿子钟朝袭封闽中都督,家眷移住宁化石壁村。钟贤父子是钟姓的人闽始祖。后来这一支钟姓在唐代经历了“迁坟事件”,在宋代又经历了“元佑党事件”遭受沉重的打击。但是他们永不言败,在逆境中走了重围,从福建走向邻省赣、粤,走向全国,走向东南亚。
rTPgHK]?l ?Oyo /?/ 另一支钟姓南迁始祖钟宠,迁往赣州天竺山,在那里一住26年,死后葬在天竺山癸山已向(今赣州市革命烈士墓后面)。钟宠去世后,他儿子钟匡移往兴国县潋江镇。从此,这一支钟姓在兴国蓬勃发展,他的裔孙从这里播向赣南全区、江西全省乃至长江南北和海内外。如宋代迁往湖北洪湖地区的钟清溪,是兴国县钟姓接系第28世钟法洵的后裔。他在宋绍圣(公元1095)中进士,在湖广做潭州府尹,回家的路上,路过洪湖地区,被那里优美的环境所吸引,定居洪湖地区。现在湖北省大部分钟姓都是他的裔孙。元代末年东阁大学士、征边御史钟九龙,原籍江西泰和,他和钟清溪同宗同源,也是钟法洵的后裔。元代未年在广西做太守。元朝亡后,他带领应贞、应惠、应德、应祥等四个儿子隐叵在湖南衡山。钟九龙死后葬在衡山,他的儿孙遍布湖南全省,乃至全国各省、市、区和港、澳、台地区,这一支钟姓人口超过20万人。还有浙江鸳湖和江苏淮阳的钟姓始祖钟崇俨,根在赣县白鹭,他是兴国县钟姓接系第29世钟绍京的后裔。钟崇俨的祖父钟鼎臣,于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044)在浙江嘉兴知府。到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钟崇俨自己也由刑部河南司郎中调任嘉兴知府。祖孙两代嘉兴知府,造福一方,他的裔孙一部分在江浙发展,一部分回到故乡赣县白鹭乡,在那里盖起了一大片具明清特色的建筑群,成为当今民俗学界和历史学家研究客家民俗的热点。据统计,目前赣南有地方大姓56个,而钟姓排在第十三位。
l45/$G7 JGs:RD' 唐代兴国县钟姓出了个江南第一宰相
h\s/rZg=r EX8JlA\-W 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钟绍京高瞻远瞩,全力支持当时的临淄王李隆基(即后来的唐玄宗)剪除韦氏乱党,重振李唐朝,丰功卓著,被唐睿宗封为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令,越国公,享一品。“位登宰司,俾掌纶命”。他是中国历史上江南人第一位宰相,比唐开元22年封中书令的广东曲江人张九龄早24年,所以史称“江南第一宰相”。
PmR].Ohzi #M,&g{ 钟绍京,兴国县上社村人。唐代著名书法家,园林艺术家。他的小楷堪称一绝。唐中宗朝,他在长安唐朝政府任司农录事、苑总监,专管宫苑花鸟禽鱼和绿化工作,公元710年6月,韦皇后勾结武三思和其女儿安乐公主,用毒药毒杀唐中宗(李显),阴谋篡权,一心想效法武则天临朝称制当女皇。李唐政权面临严重危机。千钧一发之际,临淄王李隆基与钟绍京等商议发动平乱。公元710年6月21日,他们率领兵士和钟绍京组织的几百名花木园工攻破玄武门,杀入后宫,将韦氏、安乐公主和武三思等韦武集团连根拔除,清除宫壶,一扫妖氛,安定了唐初政治局势,钟绍京功不可没。重登帝位的唐睿宗李旦,在五天内连下三道“圣旨”,赞颂钟绍京“器识宏远”“才略冠世”、“见义能勇”,“勘乱定功,一扫妖氛,再清宫壶,成提剑之业”。封其为中书令,越国公,享一品。
p{f R$-d [ 此帖被钟文海在2010-07-12 01:21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