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钟荣光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岭南大学第一任华人校长。中山大学为了纪念钟荣光先生。决定出版《钟荣光生纪念文集》。本文是文集的一部分、作者是中山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李坚和余齐昭老师,现将本文作为征求意见稿先行刊登。望海内外岭南校友阅后向本刊提出宝贵意见。如有重要资料补充·亦请给予推荐, Zt!A!Afu
NC%hsg^0/
在旧中国,办大学为国家培养人才作出重大页献的著名教育家,除了被誉为"学界泰斗,的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外,创办私立大学·鞠躬尽瘁。蛮声海内的大概就要数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先生和岭南大学校长钟荣光先生了。而蔡钟两先生尤多相似之处,他们同属科举出身,同在中年以后学习外义和自然科学,同样参加过孙中山领导的旧民主革命,主持过教育行政工作。并在婚姻方面同样进行过反封建陋习的革命, x{SlJ%V
}I&.xzJ
钟荣光,号惺可,一八六六年九月七日出生于广东省著名的华侨之乡""香山县小榄镇一个富庶的农家,父亲玉龙初在家务农,后赴香港经商。钟荣光自小随父亲到香港读私塾·其后回广州就读大馆,曾随岭南国学家海堂学长吴道熔学习。十七罗中秀才¨二十八岁中举人,其后在广州设馆授徒。以擅长八股艾闻名于世。这时,正值中日甲午战争,清廷战败。举国骚然。钟荣光眼看国家内忧外患,纷至沓来,而清政府奴颜碑膝,惧外忌新,感于爱因有心,报国无门,因而意气消沉,与同年举人江孔殷等,流连烟赌,纵情花 酒,过着旧式士大夫沉迷颓废的生活。 ![\-J$
)&c#?wx'w
正在这时,比他年岁小二个月的香山间乡孙中山,已在擅香山组织革命秘密团体 兴中会,以推翻清廷、建立民国为职志,并于翌年一八九五年二月回到香港设立兴中会总 部,发动第一次广州武装起义。这次起义以陆皓东等革命党人死难、七十余人被捕宣告失 效,但对于当时死气沉沉的社会却如暮鼓晨钟,振发聋聩。振奋人心。这年夏天,与钟荣光同样在广州讲学授徒的康有为,也到北京联络会试举人公车上书,要求清政府变法维新。 国难当头,人心思变。年青的钟荣光受时代风潮的刺激,也开始了他一生最重大的转变。 就在这风云激荡的年代,钟荣光结识了革命志士陈少白、郑士良等,了解到孙中山的革命主张,参与了第一次起义的筹饷工作,并于一八九六年加入了孙中山的秘密革命组织兴中台,从此一改过去放荡不堪的生活作风,积极从事爱国活动。他剪辫易服,以示和清 初决绝。释放碑妾,资助她们上学习医。他认为救国宜首先开通民智。鼓吹爱图思想,于是投身新闻界,为《课艺日新报》、《文坛报》等撰稿,其后又与人创办《博闻报》(不久改名《安雅报》)及《可报》,发表了许多抨击朝政,切中时弊的文章。不到两年,报馆连遭清延封闭。这些年代,钟荣光在与教会人士区凤鼻。左斗山以及美国传教士等来往中,对基督教义逐渐发生兴趣,接受洗礼大教。他深感要救国救民非学西方先进科学不可,遂决心转而从事教育事业。 WHY/x /$
k?14'X*7yu
Q!;syJBb.
teg5g|*
二 Gv&G2^
`SFeln{1B
一八九九年,钟荣光被格致书院(岭南大学前身)聘为汉文总教习。同时报名为该校学生,随班学习英文、算学和自然科学。至一九0五年在该校第二届预备班(中学)毕业。这时钟荣光巳三十九岁。 uqC#h,~
0
l,7&
z
格致书院是一八八五年美国基督教长老会的哈巴与香便文两牧师发起创办的,得到中国留美学生监督容宏和海内外名流的支持赞助,在英国募捐基金,成立基金会董事局,一八八八年在广州沙基金利埠(现在的六二三路)设校招生,哈巴任监督(校长)。宣布该校宗旨"乃造就教育人才,从事牧师、教员、医生以及其他人生历程之使命,用以传授西方科学、医学以及宗教。。众所周知,帝国主义教会,往往借传教和开办学校、医院,作为文化侵略的工具,但也有不少外国人士对中国人民抱有真挚感情来到中国,热心教育,从事中西文化交流的工作。岭南大学的前身格致书院也是在这种复杂情况下创办起来的。起初学生只有十七名, "四大寇"之一的陈少白,就是格致书院首届入学的学生。 一九00年秋,孙中山组织惠州三洲田武装起义。派兴中会员格致书院学生史坚如在广州谋炸署理两广总督德寿,不幸事败被捕,钟荣光多方营救无效,史坚如终于被清政府严刑杀害· 同年,格致书院迁至澳门,改名为"岭南学堂"。岭南邻街有一间著名的灌根学校,校长陈荣衮是钟荣光的旧友,一位以主张改革文言提倡白话的若名学者。两人异地相逢,格外亲切。每到暑假,钟荣光就请陈荣衮到岭南国文讲习班讲课。灌根毕业的学生也都保送到岭南升学·后来的女诗人洗玉清教授,就是在灌根毕业后被保送岭南升学的。这年,沙俄乘八国联军侵略中国之机,出兵侵占我国东三省,第二年,中俄谈判,沙俄名为交还东三省,实则限期勒令清政府签订出卖东三省条约,草约公布后,举国哗然。当时在澳门的钟荣光奔走呼号,联合海外名流一百五十人,于同年四月致电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力促"严拒’签约,"以救危亡"。充分表现了他反帝爱国的热诚。不料却遭到李鸿章复电申斥,这个卖国老贼,不到半年终于在人民的咒骂声中呕血身亡了。 "一九0四年,岭南学堂由澳门迂回广州,在河南康乐村购地建校(即今中山大学校址)。钟荣光举家迁住学校临时木屋宿舍。从此他以岭南为家,为教育救国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岭南建校之初,只有木屋平房两座,男女学生六十一人,全部寄宿学校,六七名女生没有宿舍,钟荣光就拨出自已住宅二间给她们寄宿,把学生视同自已的子女,民国初年,他任广东教育司长期间,义派女生出洋留学。钟荣光力排二千多年来的封建陋规,开创我国教育史上男女同校的先声,比北京大学于一九二0年招收女生早十六年。这种反封建的无畏精神,是值得称道的。 x/umwT,o v
Bzrnmz5S
一九0七年,钟荣光赴日本参加世界基督教学生组织会议,顺道往华北考察教育,在天津参观北洋大学时,被清政府以"革命党"图谋不轨。罪名逮捕入狱三十五天,最初他自付必死,曾作诗:“世间并无不死药,我生最爱自由花"。以抒写他准备牺牲去换取祖国的自由的怀抱。其后得到同乡的营救,才免于难。 8x U*j
.how@>:P+
一九0八年,钟荣光任岭南学堂教务长。学校用纽约董事局捐款建成马丁堂(今中大中区旧图书馆),钟荣光不愿长此仰赖外国人的捐款来进行学校建设,发起向学生家长捐教建造中学生寄宿舍和添置图书仪器,第二年他环游世界各国,凭着一张咀巴,满腔爱国热情,向华侨苦口婆心宣传募捐建校的意义,号召华侨子弟归国升学,接受祖国文化。当时美国旧金山、芝加哥、纽约和檀香山等大城市都有华侨聚居的“唐人街”。华侨在海外长期遭受种族歧视,特别热爱祖国,故对钟荣光提出的创办华侨子弟学校的计划,极表欢迎。一九0九至一九一0年间,钟荣光先后在新加坡、越南和美国各大城市募得巨款,用以建设中学生寄宿舍。 一八九九年,钟荣光被格致书院(岭南大学前身)聘为汉文总教习。同时报名为该校学生,随班学习英文、算学和自然科学。至一九0五年在该校第二届预备班(中学)毕业。这时钟荣光巳三十九岁。 Y=P*
N s +g9+<A
三 LigB!M
0I)$!1~O)
yov~'S9
v
49o$s4J
一九一一年农历三月二十九日,广州爆发了著名的黄花岗起义,这是辛亥革命前夕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武装起义。岭南学生高剑父(岭南画派三杰之一)等参加了这次起义。辛亥革命爆发后,岭南除了有一部分学生参加广东学生军随师北代外,全校停课,组织"筹饷队",分赴全省城乡演戏宣传·为新成立的广东军政府募得五万余元饷饱款。一九一二年春,由于衰世凯篡权,孙中山被迫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回到广州,应钟荣光之邀,于五月七日位岭南学堂向师生发表题为《非学问无以建设》的演说,勉励青年学生为祖国建设努力钻研科学。孙中山对于钟荣光办理岭南的规划和成就,寄以极大的期望。就在这个月,钟荣光应邀出任广东军政府教育司司长,当时军政府的民政、外交两司长钱树芬、陈少白都出身岭南,被称为"岭南三司长。。钟荣光在任职教育司长期间,大力推行教育总长蔡元培的民主办学方针,改革旧学,提倡新学,废除清代关于学生尊孔读经的规定:鼓吹信教自由:下令拆毁封建时代遗留下来的原额旗仟及神像,并将清代的科举试场改为公共体育场;成立中小学教科书政编委员会·革新教学内容,又请准省议会通过拨款二十万元,选拔男女学生一百多人分赴德、美、日等国留学。他根据我国文盲众多的社会状况,特别重视社会教育,设立图书馆、图书室,并派出巡回演讲队到各县市,宣传新文化和科学常识,破除封建迷信,通过各种图片、幻灯。白话戏、通俗小报、新式通书等向民众进行宣传教育。为了实行阳历,一九一三年元旦和春节时间,他下令各校元旦放假二周,春节严禁放假,学生一律上课,如学生请假过半,校长记过处分,若学校擅自放假,则扣发校长薪俸半月,以此使广州各校一律遵行。 {h@\C|nF
Or5?Gt
四 qh~bX
i!
TU0-L35P1
一九一三年七月,随着孙中山发动"二次革命"的失败,袁世凯走狗龙济光入据广东,大事镇压革命党人,钟荣光被列入黑名单,遭到搜捕幸得岭南学堂监督晏文士掩护,才侥幸脱险。当夜乘美舰出走香港。经檀香山赴美国。在太平洋舟中,他感怀时局,痛惜革命事业横遭挫折,写成《广东人之广东》一书,列述辛亥革命后,符别是他任教育司长时期广东军政府革旧布新的各种措施和革命精神,详述教育司的改革工作。用大量事实揭露袁世凯收买爪牙为祸广东的罪行,使海外华侨及时了解辛亥革命后广东的真实情况。 这年冬天,钟荣光访问檀香山,发动华侨子弟回国升学,同时联络热心人士,扩大海外"岭南之友"的组织,以加强对岭南的支援。一九一四年,钟荣光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选修教育,研究西方教育原理和办学经验。这年,他的妻子何氏在岭南病逝。有个曾在香港创办安怀女校的老同盟会员钟芬庭任教于檀香山,青年丧偶,是钟荣光的旧识,两人于一九一五年在纽约宣布结婚。当时的社会风气同姓不婚,夫丧守寡的封建旧习还根深蒂固。两钟订婚的消息传出后,亲朋议论纷纷,有的还出面反对。钟荣光以早年反封建的无畏精神破除陋习,行其所是,力树新风。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期间,钟荣光担任国民党纽约支部长,创办《民气报》,团结海外华侨,积极响应孙中山进行推翻袁世凯反动统治的斗争。自一九一四欧战爆发后,西方帝国主义各国忙于应付战争,无力东顾平素仰赖外国捐款维持的岭南学校,也顿时失却了财源。为了摆脱困境,岭南学校董事局于一九一七改聘钟荣光为学校副监督(副校长)钟荣光意识到依赖外国人捐款办学终非善法,中国的学校还是应由中国人自己出钱自己办,才是正理。他周游美国各大城市、呕心沥血,想方设法费尽唇舌发动华侨捐款和动员遣送子弟回国升学。 一九一六年袁世凯在人民声讨中死去了。龙济光被逐出了广东。翌年,孙中山为反对北洋军阀,维护"约法",率领部分国会议员南下广州,组织南方护法军政府,被选为军政府海陆军大元帅。钟荣光自美国回到岭南为解决学校财政困难向孙中山和广东省长朱庆澜要求援助。当时桂系军阀盘踞广东,孙中山领导的军政府经济异常拈据,靠借债和华侨捐款勉强度日,为了支持钟荣光办教育,孙中山还是捐了两千元给岭南(注1)。再加上朱庆澜省长的拨款和华侨学生家长的捐助,钟荣光终于使岭南度过了难关。 WFOJg&
xmv%O&0^}
一九一八年秋天,钟荣光再次越海奔波,出发南洋新加坡、印尼、泰国、越南等地向爱国华侨募捐,兴建归国侨生的寄宿舍。这年岭南特设华侨班,招收百余名海外回国侨生入学,为我国大学开设华侨班首创先例。 这几年间,经钟荣光先后方学校捐款建成四座中学生寄宿舍,以及张弼士堂、爪哇堂、嘉庚堂.陆佑堂、十友堂.马应彪招待室、马应彪夫人护养院等,使岭南不仅成为当时广东陈最堂皇秀丽的花园式的学校,而且是主要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建设起来的华南第一所大学。 AU$~Ap*rsa
6P1s*u
五 ma~#E$i&
sgp.;h'
钟荣光的教育思想,重视学以致用。他环游美洲、南洋各国,参观当地农业,感于中国以农立国,而农业落后,广东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八成以上,而粮食不能自给,认为欲求中国富强,非急谋农业之改进不可。因此决心筹办岭南农科大学。他说:"创办农科的目的,一面在养成实用人才,一面在改进农民生活"(注2)。一九二0年冬,陈独秀应邀来广州出任省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长(教育厅长),提出整顿革新广东教育计划,其中要项就是创办大学和因地制宜,设立各种职业学校。这时钟荣光兼任省教育会付会长,在创办大学和发展社会教育方面,他和陈独秀的看法基本相同。岭南农科大学(一九二七年改称学院)的创办还得到孙中山和军政府财政部长廖仲恺的大力支持,由省政府拨给开办费三十万元,自一九二一年起每年补助常年经费十万元,并拔给坟地九百亩建立农林试验场,纽约的岭南董事局无意扩办岭南农科,于是钟荣光决心摆脱对外国人的依赖,单独由中国人组成岭南农科大学董事会,负责学校的领导和经费筹措工作,这是我国人收回岭南大学外国人管理教育行政权的先声,岭南农科大学设蚕桑、园艺、田艺、畜牧等学系,它不仅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专家教授和科研骨干,而且为华南农民在改良稻种,推广瓜果优良品种和农产加工等方面作出了贡献。这与钟荣光苦心孤诣,为创办岭南农学院而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 = ^NvUrK
b&U1^{(
一九二二年六月,广东军阀炼炯明背叛革命,炮击总统府孙中山只身走驻永丰舰孙夫人宋庆龄与卫士在总统府抗击叛军,弹尽援绝,始化装脱险到沙面。钟荣光接到电话后派电船把她接到岭南,转船到黄埔与孙中山会合,然后经香港转上海, 一九二三年,孙中山返广州重建大元帅府后又曾两次偕孙夫人视察岭南,并发表演 注11918年3月20日岭南学校接大元帅府秘书孙科函称:“来函己悉,鄙人奉孙大元帅命致复如下,大元帅对贵校极感兴趣,对其超卓之成就,亦极为嘉许。附支票二千元。如时机成熟,彼必对此优异之学校悉力赞助",转引自岭南同学会编《钟荣光先生传》1976年版。 zl@^[km{
z%YNZ^d
注2引自《南大与华侨》第二卷第一号第1一4页。 s1D<R,J|H
JpC'(N
六 @.e X8~3=
fY!?rZ)$
"学生要做大事,不要做大官"和学习黄花岗七十二烈士的革命精神,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由此可见孙中山对钟荣光创办岭南大学的高度关怀和亲切期望。 收回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教育权,中国学校由中国人自办的主张,钟荣光早在五四时期就已提出,其后不但在国内。而且在出国募捐的各种集会上,屡次宣传这一主张,受到各界人士和广大华侨的热烈拥护。 Sf*)Z3f
X&pYLm72;
一九二四年初,钟荣光与香雅各一同任岭南大学监督(不分正副)后,他前往南北美洲为岭南农科大学筹款时,就更加积极宣传收回教育权的主张;他在美国芝加哥城青年会上演说:"兴办学校,实为现在救乡救国之事","岭南为中西合办,但靠人终非久计,应当尽最发达,以得将来接收华人自办"·(注1)同年六月,他在致书美国芝加哥少年报主笔时又指出:"中国教育何以免外人管辖?外国政府及教会在中国所办学校,如与国际条约无背,不容易收归吾人自办,吾政府但按教育部章取缔之足矣。日本对于外圈人在日本所立学校亦如此。岭南则并非美国政府及教会所办,其始只一位美国传道中国之牧师所发起,托某教会管理,其后脱离教会,在纽约改组董事局(一八九三年)担任筹款与派教员等事,至今董事屡易,全赖三五名望人物勉力维持,并加入中国董事三人协助,至执行部则设论岭南校内,中国任部员者逐年增加人数,随时可收回自办。"他说,"论情应该感谢,在理则不应该长期倚赖他人,论事实则本校非美国政府所办之学校"。他认为,"收回岭南之第一步,即今岭南农科大学。再进而收回岭南之教育科、商科各立一大学,更进而收回岭南全校",钟荣光还申明,他多年经营。“期以逐渐脱出外人管辖者”,盖出于"念吾家子弟学生何以全靠邻人教育,吾国土地(农场)何以得交与外国管辖。。又说:"光服务岭南二十五年,由学生而教习而至今职,自信深知底里,苦心全力,以收回岭南自办为唯一之日标。幸农科大学成立,第一步已达到矣。"他向华侨呼吁:"大家鼎力则收回外人在中国所办学校,当以岭南为嚆矢"(注2)。钟荣光多年来苦心经营,力求从外国人手中收回岭南大学教育权由中国人自办的爱国主义精神,是十分值得后人称赞的。 ,-#MEr
@f-X/q]P
一九二六年六月九日,岭南大学师生开盛大欢迎会,欢迎为农科大学筹款遍历南北美洲二年半归来的钟荣光监督,在公宴会上,钟荣光发表演说,再次表明他"此次出洋捐款,完全为农科大学收回我华人自办,向华侨募捐。近年来收回教育权之呼声日商,予不敢说有先见之明,但六七年前已觉教育有收回自办的必要"(注3)。岭南大学师生,在钟荣光的热爱祖国的精神影响下,积极参加了历次政治运动。"据一位在五四当年参与省学联领导的广东高师学生回忆说, "广东在五四运动中,高师和岭南的学生,成为反日反军阀的有力群众。。"岭南学生都和我们在一起,并不后人l"他还说,作为广东省教育会和岭南大学领导人的钟荣光,曾策划组织学生军配合粤军驱逐盘据广州的桂系军阀,要他去上海向孙中山报告,因孙中山不同意而作罢。(注4)。 ?bB>}:~j)
K3?5bT_{
}csA|cC
4!/JN J
注1《南大与华侨》第二卷第一号第l页· )hZ7`"f,ZN
_RbfyyaN
注2《南大与华侨》第二卷第三号第1一6页。 JN0h3nZ_
|h]V9=
注3《南大与华侨》第四卷第二号第四页· ;5 j|B|v
Tc6cBe,
注4《传记文学》第六卷合订本第三期第31一32页。 /MF
7ZvN.
>!=@TK(~
七 :\OSHs<M
E=s,-
一九二四年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后,钟荣光积极支持孙中山的三大革命政策,当时帝国主义者和国民党右派在华侨中散布广东"赤化"的谣言,攻击国共合作。钟荣光在美国芝加哥向华侨演说,"粤省现有八省客军……中山政府百臂画自属不易,我人为粤省计,皆应协助之,而多加谅解"(注1)。 Ay16/7h@hi
M~taZt4
一九二五年,岭南大学师生与广州各学校师生响应上海五卅反帝运动,举行六二三游行示威,在沙基被沙面租界的帝国主义者开枪杀害游行群众,死伤一百余人,酿成历史上著名的沙基掺案,岭大教师区励周。学生诈耀章中弹牺牲,十余人受伤。岭南学生会为此出版《沙基惨案真相》分发国内外,以揭露帝国主义屠杀中国人民的罪行。领导这次爱国运动的岭南积极分子中有李少石烈士和度梦醒、廖承志等人。十七位美籍岭南教授也联名通电美国,要求主持公道,支援中国。独有英籍付监督白士德,发表为帝国主义暴行辩护的反华言论,受到全体师生的强烈谴责,被逐离学校。这时钟荣光还在美州为岭南农科大学募款,闻讯,悲愤异常。次年六月他从美国返校,在纪念沙基惨案一周年大会上演说,满怀激愤地公开发表反帝声明:°传教西人挟不平等条约而来。故我同学应继续努力,与群众一致奋斗,以期打倒帝国主义。总之,对外人之侵略,取抵抗主义,对内部之攻击;取不抵抗主义,欲达吾人之目的,必持以必死之决心……,人谁不死,只死得其所耳,(注2) ,n/]ALz>~
7ftn
gBv?
当时有些人在极左思潮影响下,误以为凡在外国教会学校任职或读书的,都免不了充当帝国主义文化侵略的工具,对岭大人也不无微词。钟荣光这种对敌人很,对人民和的高尚品德和反帝爱国的精神是何等的可贵啊!他受到岭南师生的热烈拥护,是理所当然的。 Qg*\aa94
0\dmp'j]
这年十月十日,钟荣光在双十节纪念会上勉励岭大师生要真诚信仰中山主义,拥护孙中山的三大革命政策,只要大家实力奉行,革命自然成功。他说,"现在我国尚为帝国主义者所压迫,不平等条约尚束缚我们的国家。但是我们如果遵从孙先生之遗嘱,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这也不久可以达到解放目的的。。他又说,"现在非快乐的时期,是奋斗的时期。在这革命时代中,最不可中立,最不可旁观,因为辛亥革命至今中立和旁观的两派人,可东可西,不冷不热,己弄成今日不消不楚之政局·我们到今只有分别是非,今日之北伐战争是是非之争,应该一齐加入革命战线,然后能对外打倒帝国主义,对内打倒军阀。本校有工界,有学界,总要两家携手协助,同走上革命战线,以辅助革命之进行;"最后他告诫学生,"学生时代,旨在求学,但在求学之中,应不忘救国:有可以为国民利益的事,我们就要加以赞助,那末,我们今晚恭祝国庆始有意义。"(注3)可见钟荣光在孙中山逝世后,仍然一贯坚决支持孙中山的三大革命政策,号召学生拥护工学团结,拥护北伐战争。 F^yW3|Sb
0|P=S|%~
在北伐战争的高潮影响下,经过钟荣光和爱国师生的多年奋斗,岭南大学终于从美国人手中收回中国人自办。一九二七年一月,岭南大学在国内成立了新的校董会(注4)。 PJ.\)oP
rVz.Ws#
注1南大与《华侨》第二卷第一号第1一4页。 p;+O/'/j
"\b>JV5
注2引臼《南大与华侨》特刊第四页。 E3uu vQ#|
u&:N`f
注3引臼《南大与华侨》第四卷第三号第1一2页。 GcVQz[E
*G58t`]r
注4引自《南大华侨》第六卷第一号第十页 第一屈私立岭大校董职员表 4D?h}U /
3B1\-ry1M
校董:钟荣光、黄启明、 文士、林逸民。孙科、黄典娴、林护。郭琳爽,马应彪,李煜堂、李星衡、陈秋安、金佛、屈时、谢作楷、廖奉恩、龚约翰、金曾澄。 4\;zz85E
W0gS>L_
行政职务:校长钟荣光。副校长李应林,顾问香雅各。 {*yvvb
8Qg10Yjy
钟荣光被举为校董会主席兼校长 axC|,8~tq
'c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