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钟氏古宅精美雕花风韵犹存 l4d2i;4BK
&sQtS
-------------------------------------------------------------------------------- +x0-hRD
k^.9;FmQ
时间:2009年7月20日 10:07 作者:记者:李琳 来源:南宁晚报 浏览人次:3518 8a1G0HRQ
粉墙黛瓦,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在良庆区南晓镇陵桂村大陵坡,钟氏古宅院虽然隐匿在偏远乡间,但其精美的建筑却是远近闻名。拨开眼前疯长的杂草,踏着脚下密实的青砖,我们跟随南宁市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步伐,一起探寻古宅留存下的清末时工匠精湛的技艺。 @cF
aYI
8P'>%G<m
赞叹:古宅建筑纹饰精美风韵犹存 CtA0W\9w5a
d&0^AvM@
抬眼望去,建于清末的钟氏古宅,虽然历经百余年风霜,却风韵犹存,不由让人发出一声轻叹。被藤蔓植物覆盖的院落围墙上,露出好几个炮眼。左边墙上,隐约可见一块砖长宽的方形炮眼,墙外的景物透过炮眼一览无余。 %zB
`Sd<
X Jy]d/
仰望,屋檐底下,一个个惊喜让人不舍离眼。木制的雀替上镂雕着精美的图案,雕花的抬梁和三面雕刻着花鸟蝙蝠石榴等吉祥图案的封檐板,以及那“八卦”雕花木构件,造型栩栩如生,精美别致,饰以彩绘。大门上方、檐墙以及屋内外墙上,有用水墨工笔手法绘制的山水田园风光壁画。虽然已有部分脱落或是人为抹去,但留存下的,依然线条清晰,色彩如初。脚边的柱础,门槛两旁的门墩,均雕刻有动物花草和吉祥石纹图案。 #.%;U' #O
E-irB/0
一进,二进,三进,古宅坐西南朝东北,属抬梁式硬山顶砖木结构建筑,各进之间以天井相隔。天井两侧围墙上的滴水檐上下,都饰有精美的灰雕,即使因岁月而斑驳,但从残存的图案上仍可辨认出梅花、流云、山石等。在蓝天阳光映衬下,飞檐虽被风雨侵蚀,但其表面残留的朱红色,还是令人心悸。西北角那青砖砌成的月亮门,平添了几分素雅。虽比不上别处大宅院的恢弘大气,却有小家碧玉的秀美精致。 /\_ s
-U=bC
可叹:保护不善百年古宅日渐荒废 eW+z@\d9Gz
"Gxf[6B
在这乡间隐世,能拥有一座建筑风格精美的三进式民居,足见钟家祖上家底殷实。一个流传至今的小故事,可窥钟氏先人的富庶程度。相传在建造此宅时,钟家先人想建成一座横三进竖三进共九间房的大宅子,寓意“长长久久”。然而,第三进房屋的左厢房的宅基地并不属于钟家,而属于临近的韦家。钟家先人为得到这块地,将需要的土地范围的上面铺满了大银,打算以此价格向韦家购买。白花花的大银,密实得连银缝间都看不见土。 Rj%q)aw'
@$;"nVZ4v
时间的流逝,总会带走仅存的风采,留下令人痛惜的遗憾。当年,钟氏古宅由围墙层层围起如堡垒一般,分为头门、二门、三门,需经过三道门才能进入正宅。如今,厚实的围墙只剩下残垣断壁。围墙西南处原有一座三层炮楼,地下一层用来栓牛马,二层为弹药房,三层是瞭望房及炮楼,功能颇多,但也于20年前被拆。 J%_
:A"
W$P)fPU'
集灰雕、墙雕、木雕于一体,钟氏古宅精美的建筑纹饰并不多见,令人赞叹。但再精美的物什,也抵挡不了岁月的的消磨。面对慢慢残破而消失的雕梁画栋,老宅子一声垂弥的叹息希望有人能听见。 ;^FV
!T|X/BR
图片:22.jpg

图片:zsgz4-z.jpg

图片:zsgz2-z.jp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