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最新帖子会员列表统计排行
主题 : 鍾胜:颍川堂气系锺姓的修谱史
admin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1
精华: 2
发帖: 47
铜币: 30 枚
威望: 24 点
贡献值: 36 点
银元: 0 个
注册时间: 2010-05-10
最后登录: 2019-05-15
楼主 发表于: 2015-04-14  

鍾胜:颍川堂气系锺姓的修谱史

      对于颍川堂气系锺姓的修谱史,按年代,可在北宋和南宋的分界点上,分前后二段来介绍。 U7x}p^B9\N  
      一、 南宋之前 /.WD '*H  
      据2012-10出版的锺敬和先生著作《锺史文选》,自从锺气公在河南颍川锺离山(今长葛市石象乡封升岗)成为“颍川堂锺氏”的始祖之一之后,二千多年来锺氏气系一直续谱不断。其中: )_bXKYUX*0  
      居许州时期有三次作谱: (1)气二世运亨运丰兄弟致仕后从颍川锺离山移居许州城,在西汉前叶于许州城首创锺氏气系宗谱即“锺氏宗谱”,又叫“汉传老谱”或称“首创锺谱”,谱中尊气公为锺氏一世始祖,并发端于颍川锺离山。 (2)气六世俨公在颍川第二次作谱是续谱。 (3)气十一世铣公在颍川第三次作谱也是续谱,而且记载有“锺家东岸墓园所在地为离许州三十里的锺离山,它有烈、复、叶、气等公妣的墓葬,设置有石狮、石象、石羊……等,还有‘豫州胜地颍川堂,气公生发在此方,裔孙接脉分县住,枝枝叶叶茂荣昌’的碑刻”;估计这些石狮石象和碑刻是东汉时期气八世锺桂公等受封的锺姓高官所设立的。  ITbl%q  
       居扬州时期有二次作谱: (4)气十四世宿公在扬州都督府撰修族谱以续铣公之谱,这是第四次编修族谱, 此时,宏公(宿公之兄)已经安家绍兴。直到气十八世先公(气十四世宏公的后代)从绍兴来到扬州上任为扬州令后,在早已去世的老叔祖宿公在扬州的原都督府中,找寻出宿公所编族谱,方知源流,十分感慨;估计先公及其子酉公续修了宿公谱。 (5)气二十一世善、圣、贤兄弟三人决定南迁,他们续编了族谱,谱中有记载:“世传颍川居所(在今长葛县石象乡境)离许州城三十五里,有祖坟三十六穴,有松柏三百余株,坟前有石狮石象,更有明珠山朝拱。”此为第五次编修族谱。然后他们携家带谱于公元420年离开扬州过江谋生。贤公是入赣入闽开基祖。 pm)A*][s  
       居福建时期有三次作谱: (6)公元769年因毁墓拆屋“迁坟事件”,在气三十一世礼公卒后,其子浚公和6个叔父、34个兄弟只得续修族谱然后先后持谱迁出汀州(后谱称为七子散汀州),并留下了 “长汀县衙祖屋场,汀州府衙祖坟堂,惟愿子孙存方寸,随居处处世荣昌”的无奈诗篇。 (7)气三十三世叔祖锺智公(武公之弟)生二子:昭、穆,昭穆二公在上杭井秋坑续修了气系家谱。 (8)气四十四世“象洞十四祖”在经历了“元佑党事件”的磨难后,他们部分兄弟分别在公元1136年和1140年在武平象洞再次续修了族谱。 OgfQGGc  
      第八次作谱与前面七次能有充裕的时间作谱不同的是,气四十四世毅、密、察、刚、理、齐、裕、温、柔、中、正、发、强、庄等十四个兄弟因为“元佑党事件”在公元1098年面临“诛九族”的灾难被迫从武平紧急逃往各地时,大都没有带谱;公元1111年北宋朝廷宣告锺家一门无罪,二十多年后,才在南宋时的宋高宗绍兴年间(1136年和1140年)他们部分兄弟回到老家象洞,在象洞续修了族谱。十几个兄弟(除裕公未迁、毅公外迁后又回居象洞外)各自持新修的族谱离开象洞千家坪又回到了原避难地去发展,被他们的后裔定为新地的开基祖(后谱称为“象洞十四祖”),足见他们对修谱的重视。  |Q:`:ODy`5  
       以上八次修谱,都发生在南宋及之前,且都遵循 “首创宗谱”,以“一世始祖锺气公、发端于颍川锺离山”为依归,这已经成为我们检验各地气系锺姓族谱的重要标志之一。据《锺史文选》作者考证,今河南长葛的石象封升岗就是秦汉时的颍川锺离山。 QG9 2^  
       二、南宋之后 &]z2=\^e  
       在“象洞十四祖”逃难江南各省,即在北宋末年之后,十四祖的后裔也就很快地分散于全国各地,从此各自修谱,再难集中统一。但是都能尊祖敬宗,承接距今二千多年前气二世运亨运丰兄弟在许州城所作之锺氏“首创宗谱”和历代续谱,让气系锺谱世代不断。然而到了清代,情况发生大变。 |Z2_1( ku  
       据对中国各姓族谱史的研究,在中国的历史上,明朝之前,各个朝代都明令禁止民间修谱,能修谱的都是帝王后裔世家大族。就连创造了欧式族谱体例的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也只能是将家谱修到自他开始上溯5世为止,再也不敢继续往上编,可见禁令之严。 到了明朝中叶,民间开始冲禁修谱,及至清朝和民国时期,朝廷虽然也禁止民间修谱,但是已经难熄燎原野火,禁令也慢慢变成了一纸空文,从而成为了民间编修族谱最为盛行的朝代。于是,官方也就多不监管,致使民谱弊病亦多,大量出现了诸如攀附望族、随意上溯,附会嫁接、乱认先祖,以及世系不清、真假难分的乱象,而且这种乱象几乎弥漫全国,各姓皆然。如我颍川锺姓,在清代就出现了锺姓谱史上罕有的事件。 'inWV* P*g  
       据《锺史文选》,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以闽人锺宗祚、赣人锺白凤为首发动组织,在一帮为了显示颍川锺氏源远流长繁荣昌盛的其他少数锺氏族人的支持下,演了一出闹剧:他们不顾历史事实,在福建汀州(今长汀县),将从江西宁都祠堂和福建武平祠堂获得的接系谱和气系谱,强将气、接二系并为一系,搞出了一部不伦不类的汀州版《锺氏族谱》(下简称《汀州谱》), 从锺接、锺(离)烈一直编到“象洞十四祖”,共95世,得到“接—烈—复—叶—气—……” 的世系排法;时任武平知县事(县令)的锺有闻(辽宁铁岭人)还为该谱写序(序文在《武平县志》有记载)。  而更可笑的是,清朝皇帝为了改善与广大汉民的关系,康熙朝廷对这一闹剧预以充分肯定;到了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雍正皇帝更是对此“锺氏九十五世祖”的《汀州谱》发布“圣谕广训”加以表彰。可恼的是,金口一开,从此全国各地锺姓被迫遵“圣谕”改老谱从“新”谱(即《汀州谱》),许多地方的旧谱就此中断,改成了“新”谱,致使这些被《汀州谱》毒化了的族谱被广为流传和留传,已经遗祸我锺姓族裔数百年且留下了无穷后患!须知,至今还有许多锺氏后人将受清朝《汀州谱》毒化了的族谱当作宝贝珍藏着,我家就是一例。 TvdmgVNP  
      无疑,该康熙年间《汀州谱》的错误至少有四:(一)大量地移傍作祖、世辈颠倒,搞乱了接、气两系的世系;(二)将锺离姓始祖烈公直接改成了锺姓(变成锺接之子),为后来有人将锺离烈公修改成锺姓始祖提供了依据;(三)合并了1300年里气、接两系至象洞十四祖为止的共95世祖,将正常30年左右的平均代距压缩了一半,变成平均每代间隔为14年左右(注:我认为,近十几年出版的“三书”,其最大的贡献是纠正了至今各地广泛流传近300年的《汀州谱》之错,基本理清了这1300年里被《汀州谱》搞乱了的气、接二系锺姓的世系);(四)最严重的问题是它不符合历史事实,蓄意篡改了锺姓谱史。 8%nTDSp&t  
       据老谱,气二十一世入赣入闽开基祖锺贤公“妣黄氏,生一子:朝(会正)”,根本就没有贤公继娶马氏的记载。但是到了清代有的地方的族谱就改成了“贤公号全慕妣黄氏马氏生锺朝”或者“贤公继室马氏生锺朝”, 将比贤公晚出生400多年的接系三十七世裔孙全慕公及妣马氏也给搅合了进来。他们硬是给1500多年前的南迁先祖贤公强配了继室马氏,连葬后200多年里盛传人们常闻“茔内有鼓乐之声”而成汀州名墓的贤妣黄氏墓,也因此变成为马氏墓! 不知道那些至今仍在为此摇旗呐喊乐此不疲的人们明白真相后会有何感想?  wp*;F#:G  
      毫无疑问,清代是让锺姓谱史产生混乱的最令人揪心的一个朝代。 s 6hj[^O  
      还有,颇受后人诟病的宋朝《唐书》,错误地将锺离山(在今河南长葛市石象乡封升岗)称为锺离国(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北10公里的临淮关),曰:“伯州黎受封锺离国,后裔以国为氏。”  就连近十几年里出版的“三书”(《钟姓史话》、《锺姓通谱》、《锺姓源流史》)也未能摆脱宋朝《唐书》的影响,照搬《唐书》称颍川锺姓是芽发安徽凤阳的锺离国,可见《唐书》毒害之深! Mu:*(P/  
      至于颍川锺姓是“气系 + 接系”还是“烈系 + 接系”的问题,我已经有另一篇2014-5-7的短文《“颍川锺姓”有没有“烈系”?》 。我在该文的回答是颍川锺姓没有“烈系”,只能是“气系 + 接系”。 原由是什么? 乃“汉传老谱”所定,已见于文中,此不赘述。 &x=<>~Ag3  
       总之,那些定叶公为一世的谱,定“接—烈—复—叶—气”的谱,定“一世始祖为锺烈公、发端于凤阳锺离国”的谱,都严重地偏离了“首创宗谱”的标杆性定位,与谱史不符,肯定是错了。 r&ToUU 5  
V l9\&EL  
@ $(4;ar  
                                     (注:原文作于 2014-7-17 ,今修改于2014-12-6 ,标题与原文同。) o)-Qd3d%S  
Lwv9oa|  
j@9nX4Z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在写长篇帖子又不马上发表,建议存为草稿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