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最新帖子会员列表统计排行
主题 : 鍾胜:对粤东提龄系族谱的证谱方法思考
txyzwh离线
级别: 管理员
UID: 2
精华: 0
发帖: 285
铜币: 284 枚
威望: 198 点
贡献值: 45 点
银元: 0 个
注册时间: 2010-05-10
最后登录: 2023-12-2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25  

鍾胜:对粤东提龄系族谱的证谱方法思考

编者按:鍾胜宗亲数十年来,致力于族谱研究、追根溯源,根据新线索,勇于改正自己原有的认知,难能可贵 Z.Sq5\d  
j&G*$/lTO6  
粤东钟谱的主角是“五龄公”(提龄、遐龄、祯龄、祥龄、瑞龄),本人的族谱属于提龄系,所以我的重点是讨论与兴宁提龄系有关的族谱,其他地方的族谱问题没有涉及,读者可举一反三去分析自己的族谱。按我的家系上溯,族谱的地域世代脉络可分为:上游的福建武平谱----中游的兴宁提龄谱----下游的七廷公谱;由于这些谱都是“1536嘉靖恩准”后的产物,当然不存在所谓“下游谱服从上游谱”或“新谱服从旧谱”的问题。本文是对过去几年自己学习提龄系族谱的归纳,既要评判自己曾经的认识局限和偏差,也要指出新旧族谱的根本问题——追溯造假和合谱造假,并提出证谱方法思考。 LV:`si K  
要讨论这个问题,需先了解一下我国的族谱发展的历史。 >lo,0oG  
H!D?;X  
一、中国的族谱史 eQ}o;vJN  
6NO_S  
如果将有父子传承和世系记载的载体都叫“族谱”的话,我国族谱应该有四种:(1)皇家族谱。皇家即国家,它的正式名称叫国史;(2)门阀族谱。汉晋南北朝时期即隋朝之前,官员任命采用门阀世袭制,有官修的门阀世家族谱,为提拔官员和子女嫁娶提供依据。隋唐官员任命采用科举选拔制,世家大族消失了,门阀谱也在唐朝消失了,世上再无门阀谱;(3)士大夫族谱。宋朝的上层士大夫觉得自己在权力上就是失去了世袭的新门阀,而且宋朝重用文官,高层士大夫便自编家谱,典型如欧阳修和苏洵,但只敢往上追溯五代,中下层官员和普通老百姓都不敢跟随,最多只能偷偷地做个“笔记”学习一下上层,不敢明着来。估计后来敢跟随上层编家谱的中下层官员会慢慢增多,但朝廷没有开禁,人数有限;(四)民间族谱,即老百姓族谱。这是明朝“嘉靖皇帝1536年恩准民间百姓可以建祠堂”之后的伴生物。据《锺史文选》,在1536-1667期间,锺姓人口众多的地方,如江西宁都、福建武平、广东兴宁等,都编了自己的族谱,《1667汀州谱》就是依据宁都谱和武平谱合修而成的。 `g;`yJX<  
“1536年嘉靖恩准”,给中国民间族谱遍地开花提供了生存土壤,至今已有500年。钟姓在“1536”之前是否有士大夫族谱,不敢肯定,但据史宋朝钟姓没有如欧、苏那样的高官,估计不会有士大夫族谱 [ 注:南宋至明,有没有钟姓的中下层官员修了家谱,不敢断定;即使有也会少得可怜,因为我们至今还没有见过 ]。那么,钟姓谱几乎都是1536年之后的民间族谱,例如粤东提龄系族谱就是出现于“1536嘉靖恩准”之后。 -m&8SN  
`XwFH#_  
二、福建武平谱 *EZ'S+wR  
H$ !78/f  
统宗统系是粤东提龄系族谱的特点。因为提龄公之前的世系向上对接了统宗统系的“九十五世”武平谱,即世系上福建武平谱处在兴宁提龄谱“上游”,让粤东提龄系族谱也就实现了统宗统系。 8( ^;h2O!  
在“1536年嘉靖恩准”之后,江西宁都钟氏和福建武平钟氏都各自编了自己的族谱。据《锺史文选》,清康熙六年(1667),由钟宗祚、钟白凤两宗贤牵头,从江西宁都和福建武平两地祠堂取得两地的族谱后,在福建汀州(今长汀)集合族人进行编谱(有没有请“谱师”帮忙? 尚不清楚,从谱中事件的模式化来看,好像是有),通过追溯合并,统宗统系,得以完成了“1接 --2烈 --3复 --4叶 --5气 …… 95‘象洞十四祖’等”的世系排序;这里,1世接公是钟姓始祖(他的父亲叫锺离眛),武平象洞的理公(十四祖之一,与提龄谱有关)是第95世,这就是从接公到理公的“钟氏九十五世祖”的《汀州谱》。据《2012锺史文选》和《2019中华锺氏宗谱》介绍,《1667汀州谱》在1724年还被雍正皇帝“圣谕广训”表彰,此事不管是真是假(我认为假的多,几乎没有真的可能),其目的是要迫使各地锺姓人遵“圣谕”自行对接《汀州谱》,完成钟谱的统宗统系。 u |h T1l  
毫无疑问,《1667汀州谱》取代了原来的武平谱,也代表了武平谱。 X676*;:!.  
据武平钟春林先生的《锺姓源流史》,生于1040年前后、曾经是朝廷官员的第94世“四友公”(友文、友武、友勇、友盛)在北宋末年因“元祐党事件”面临诛族的劫难,株连到他们的子辈、曾经在地方为官的第95世“象洞十四祖”被迫离开武平象洞四散外徙避难。 “象洞十四祖”就是:友文之子(毅、密、察),友武之子(刚、理、齐),友勇之子(裕、温、柔、中、正),友盛之子(发、强、庄)等共14人。《钟姓史话》说他们是“兄弟十四个,进士十三人”;加上“四友公”也是进士,父子两代18人有17个进士,在当时扬名福建“震动东南半壁”。《汀州谱》的这个安排,其实是让“象洞十四祖”—— 这些“四散避难的钟氏第95世的朝廷官员”,给南方各省锺氏提供对接的“接口”。 X0=#e54  
据《2005武平谱》:“象洞十四祖”之一的第95世理公生于1062年。粤东谱的五龄公之父,最先对接的正是理公(是否真实,后面再质疑)。 uqhNi!;  
那么,武平谱(即《1667汀州谱》)的问题在哪里呢?试举几例: 7PDz ]i  
(1)锺离眛是历史人物,大约生于-251年;钟谱称钟接是锺离眛之次子,故有谱称1世钟接公生于-223年。武平谱说95世理公生于1062年,则接公与理公之间的平均代距为(1062+223)/ 94 = 13.7年,完全不符合人类生育规律。(见《2016清代的<祖名歌>及其历史教训》) '$]u?m  
(2)据钟光伦先生2019文章《从宋代史籍和明清古碑刍议钟提龄生父》(下简称《刍议》):钟氏宋前无谱,宋史(如《宋代进士名录》)找不到这17个官员,所以17进士是官位造假。 L{hP&8$k  
(3)宋史中找不到17进士参与过“元祐党事件”的记载,“元祐党籍碑”也没有刻上17进士之名,证明17进士没有参与北宋末叶的“元祐党事件”。 z;dD }Fo  
(4)用现代人进行逆向推算,“四友公”应该是生于1250年左右(见《2021学习钟谱的汇报》所列举的用钟春林、钟茂富、钟声望等三个宗贤推算友文、友勇、友武的出生年份的例子)。《2005武平谱》把他们安排成生于1040年前后,目的是要对标“元祐党事件”,这至少是不顾事实的年代造假。 2BU%4IG  
《汀州谱》的问题说明,这是1667年清朝钟姓人的追溯造假,他们通过造假塑造出了比他们早大约20代(1667-1062=600年前)的“17进士”。 Yy4? |wVl  
许多族谱显示,要造假人物和事迹,都只能让其发生在早二三百年前的古代,不对当代或眼前的事物造假,才不会露出马脚。1667年(清朝)的时人对1062年(北宋)和之前的古人造假,当然就不容易被发现。时人对古人追溯造假,是明清族谱的通病。 >-s\$8En'  
1999年“粤东三老”(钟用渣、钟汀剑、钟泽民)出版了《钟氏渊源校正本》,他们发现《汀州谱》平均代距小得太离谱,将汀州谱北宋之前的“钟氏九十五世祖”进行了校正,变95世为47世(烈公为1世,理公为47世),但没有说出校正的理据。《2012锺史文选》评价说“这完全是校而不正”!我认为“校而不正”就是一种新的追溯,用新的追溯去“校正”旧的追溯,犹如五十步笑百步,可以视《校正本》为第二版的汀州谱——它不但没有排除困惑还让人产生了新的困惑。遗憾的是,《1999钟氏渊源校正本》的“校正世系”竟然被《2018中华锺氏总谱》和《2019中华锺氏宗谱》作为蓝本来采用,同样没有做任何理据说明! (z}q6Lfa  
W2F %E  
三、兴宁提龄谱 A=7  [^I2  
1!@KRV  
兴宁提龄谱向上对接了武平谱(例如,兴宁开基祖提龄公之父最初对接的是武平谱的理公),即“武平谱→兴宁提龄谱”。 / M(A kNy  
全国各地都有提龄谱,而且内容有很大差异,争论最激烈,还都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别人是错误的。所以提龄谱有地域之分不能相互混淆。由于提龄公的墓葬在广东兴宁东厢马荠塘,因此我的探讨必须采用“兴宁提龄谱”为基础。 3H0~?z_  
据《总谱》,“五龄系”的人口数超百万;提龄为五龄之长,其裔孙有几十万,分布于全国各省。据《1997兴宁谱》,提龄公大约生于1285年,至今只有700多年,生了几十万裔孙,有这个可能吗? 下面的探讨是:只有合谱可以解释。 #6[7q6{ 4  
k{/2vV[`]  
(一)先否定“九代说” $e=pdD~  
为了让兴宁提龄公对接上武平理公,粤东各地族谱有不同的世系对接,结果让提龄公有三个父亲(见《2020对“五龄公世系”的再质疑》): H!y%FaTi  
【  A、三代说:“1理1062——2提龄1285——3文亮1316” (见《广东兴宁文亮系旧族谱》); 这里,提龄公的父亲是理公(理与提龄相距223年)。 p/|": (U  
    B、五代说:“1理1062——2大相——3天柱——4提龄——5文亮1316” (见粤东各地族谱); 这里,提龄公的父亲是天柱公。 ~aK@M4  
    C、七代说:“1理1062——2大相——3天柱——4朝政——5响——6提龄1229——7文亮1316” (见《2007广东平远县锺谱》和粤东各地族谱); 这里,提龄公的父亲是响公(理至提龄的平均代距是42年)。 >Lh+(M;+F  
    D、九代说:“1理1062——2大相——3天柱——4朝政——5响——6提龄1229——7有始——8升达——9文振1309、(文亮1316)” (见《2006广东紫金文振系族谱》和粤东各地族谱),理至文亮的平均代距是32年。  这里,紫金谱将兴宁岗背的文亮公记为提龄4世孙,提龄生于1229年;不同于《1997兴宁谱》的“提龄与文亮是父子2代,提龄大约生于1285年”。 】 ;:nO5VFOg  
根据平均代距的合理性,我在2019年之前,一直认为只有香港锺煜晟先生《2006广东紫金文振系族谱》的“九代说”的平均代距才是合理的;现在(2020年之后)依据《刍议》和“1536嘉靖恩准”去评判,我认为上面的几个“说”都是清朝或民国时人追溯的结果,都不足为信,应该否定。 qwlIz/j  
“九代说”合理的前提必须是:天花板(《2005福建武平谱》“理公生于1062年”)和基石(《1997广东兴宁谱》“文亮公生于1316年”)都要正确。由于“文亮公生于1316年”经得起兴宁岗背钟氏逆向考证的推敲,我原则上认可,而“理公生于1062年”已经被《刍议》“宋前无钟谱”所否定,也被我前面的探讨所否定,所以基石合理,天花板没有理据支持。于是,三代说、五代说、七代说、九代说,都无法肯定(注:无法肯定就得否定)。 [@U2a$k+d  
声明:我在过往(2013-2019)的文章中一直坚持“九代说合理”,今天我否定了它,否定的依据就是《刍议》“钟氏宋前无谱”和“1536嘉靖恩准”都不支持“理公生于1062年”的追溯。六年来,《紫金文振系族谱》“九代说”的扩散跟我的文章有很大关系,对曾经给大家造成的误导和困扰,我表示遗憾并诚恳地希望读者谅解!我的这些与“九代说”以及宋前事件有关的文章(如逃难元祐党事件、马氏祖婆和迁坟事件、河南锺离山立姓事件等)都无法对标“1536”历史定位,请大家不要再转发或引用,以免误导新的读者。 HWFI6N  
应该看到,兴宁谱将葬于兴宁马荠塘的提龄公定为兴宁开基祖,兴宁岗背则将葬于岗背的文亮公定为岗背开基祖;马荠塘与岗背相距约25公里,我估计这个微小的差别可能就是外地提龄系谱定义“文亮是提龄4世孙”的一个由来;更主要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自家族系的世代数偏少/偏多,需要增加/减少世代数来进行年代平衡对接,造成近二十年来,兴宁谱坚持“七代说”,外地谱坚持“三代说”或“九代说”而各取所需。但是提龄和文亮都是“1536”之前200多年的人物,显然是靠着追溯和记忆记入族谱的。面对几百年来“理公至文亮公之间世代数(三代、五代、七代、九代)”的不断修改变化,争论一直很激烈,谁也不服谁,人们想通过“以谱怼谱”来得出结论的可能性已是为零! wG1A]OJl1  
1M|DaAI  
(二)再看看五龄系谱的问题 nVqFCBB  
"y_A xOH  
1、对“五龄即五公”的质疑 o2cZ  
据网上文章1998《锺氏源流若干问题考辨纪略》中之《五、 关于“五龄”与“五公”问题》的作者断言: “五龄”≠“五公”。文章说: |22~.9S  
【  所谓“五龄”即提龄、遐龄、祯龄、祥龄、瑞龄五兄弟,是尚公传下山公之后。所谓“五公”即壁、坛、坦、基、堂五兄弟,是尚公传下岱公之后。但考之旧谱,对此却存有多说: 1C[j:Ly/  
一是友文生毅,毅生三十郎,三十郎生相侍郎,相侍郎生天槛、天栋、天柱,天柱生二子:壁千五郎、升千六郎,升千六郎生九子(略),此处未述及“五龄”,但谈到“三天”公。(见1996年版广东龙川谱) RCED K\*m  
二是友武生刚、理、齐,理生“五龄”。( 见1996年版广东龙川谱与炎陵1828、1887、1917、1949年四次合修族谱) (fc /"B-  
三是友武生刚、理、齐,理生大相,大相生天槛、天树(字天柱),天栋,天树生“五龄”。(见1943年版东源谱与1885年版三湾谱) @za X\  
四是友盛生发、强、庄,强生义明、义德、义相,义相生坛、壁、堂。( 见炎陵1828、1887、1917、1949年四次合修族谱) 26fbBt8nP  
五是友武生刚、理、齐,理生大相,大相生天槛、天栋、天柱,天柱生壁、坛、坦、基、堂。齐生鼎、胜,胜生义明、义德、义相,义相生“五龄”。根据该谱云:“民国十四年,崇本堂修谱,表请乩坛仙圣指示源流,有友武公在天曹来坛,指明理生大相,大相生槛、柱、栋,柱公生五子即五龄。”其世系图亦如此记述:友武——理公——大相——柱公——壁、坛、坦、基、堂。(见遂川县三坑村1925年版《锺氏三修族谱》)。  …… ;><9R@0  
总之“五龄”与“五公”不仅是由不同祖公传下的后裔,而且“五龄”亦无别字与“五公”名相同,即“五龄即五公”之说可以否定。 】 6vVx>hFJ47  
上文正好说明,“1536”之后的追溯是多么的混乱! . Q3GA0O  
这里,提龄公有了第四个父亲:义相。而且是齐公(理公之弟)的后代了。 k<xiP@b{y  
FcnSO0G%  
2、关于龙川芝野的“壁公谱” y{~l&zrl  
广东龙川鹤市芝野村锺氏开基祖叫钟应铭,据芝野锺谱主编介绍,他们的谱以前称“壁公谱”,近代才叫“提龄公谱”。 hadGF%> O6  
芝野《锺氏族谱》记载:芝野钟氏源于锺烈/锺气;芝野开基祖应铭公生于1356年,其世系为“壁(提龄)1229——有甲——升迎——文旺——应铭1356”。 无疑,此谱已经是“壁公即提龄公”了。而且芝野提龄生于1229,与兴宁提龄生于1285,相差了56年,正好相当于2代人的生育年差。 A^PCI*SN[  
应铭公有后代在明清时迁去了湖南炎陵县,但炎陵谱的锺姓始祖却是公孙黎/锺仪。就是说,同是锺应铭公的后代,居住地不同,追溯的姓氏始祖也不同。 FF:Y7wXW  
这说明,芝野谱和炎陵谱是在“1536嘉靖恩准”之后各自追溯的产物。 gl/n*s#r_  
xm@vx}O:  
3、关于《大平湖钟氏源流传》 |fXwH>'sw  
广东兴宁岗背在元朝之前称“大平湖”,明朝之后称岗背。由四个“提龄九世孙”(天奇、逢龙、世珍、天佑,他们的年龄应该比提龄小200多岁!)牵头在万历四十五年(1617)共同完成并出版了岗背第一部《太平湖钟氏源流传》。所谓《大平湖钟氏源流传》,就是“岗背钟氏族谱”的代称。 _ri1RK,  
为什么1617年的岗背人,不称其为族谱而称其为源流传?  估计当时还不敢用“族谱”这个专有名词吧,他们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粤东第一谱,他们称之为“源流传”而不称“族谱”是有原因的。 从“1536嘉靖恩准”到出版《1617大平湖钟氏源流传》,相距了八十年的时间,说明了一个情况:“1536嘉靖恩准”民间百姓可以建祠堂,没有恩准可以修族谱;“修族谱”是老百姓在“建祠堂”的基础上搭的顺风车。[ 据史,“1536嘉靖恩准”民间百姓可以建祠堂,相当于族谱开禁,但明朝廷并没有“昭告天下”可以修谱,编民谱就处在微妙的模棱两可之间。清朝廷直到乾隆二十九年(1764)还要在谱风最盛的赣闽二省实行毁版禁谱,说明了明清朝廷对民间修谱并不支持,但修民谱已如燎原烈火,难以扑灭,最终只得草草收场,以致放任不管。 ] o(iN}.c  
但是四个“提龄九世孙”在1617年怎么去编200多年前的提龄公?《刍议》说,他们参考了钟崇辉1469年的笔记“葺录流传”。这就意味着《大平湖钟氏源流传》的世系与个人笔记“葺录流传”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是追溯的。 @\,WJmW  
据《刍议》,对提龄公之前的世系介绍,《1617大平湖钟氏源流传》的表述很粗糙,完全没有《1667汀州谱》统宗统系的“完整”表述,这说明这时的“源流传”还没有对接《汀州谱》(因为“汀州谱”当时还没有出世)。由于《1667汀州谱》后来亮出了“1724雍正皇帝圣谕广训”的“加持”造假(注:在那个年代这种造假是能唬住许多人的),那么,1724年之后的兴宁岗背族谱必然会修正《1617大平湖钟氏源流传》去对接“钟氏九十五世祖”的《汀州谱》。 |Uz?i7z  
兴宁宗亲(如钟泽民先生)发现兴宁旧谱的世系在年代上无法对接武平谱的理公,在外地提龄谱的干扰下不断地进行修正,例如,旧谱说“提龄公是南宋举人”,新谱就改为“提龄公生于元朝”,并抛弃了旧谱的“三代说”采纳了上面的“七代说”,但始终不采纳“九代说”,是因为他们要坚持旧谱《1617大平湖钟氏源流传》“提龄生文亮”的底线。 ;<Dou7=  
因为全国的提龄谱都是在清朝对标了兴宁提龄谱的,所以动一发而牵全身,现代兴宁提龄谱改“三代说”为“七代说”(在提龄公之前添加了四代),让外地提龄谱很不满意,尤其是那些世代数比兴宁多得多的地方反应更强烈,让兴宁宗亲会承受了极大的压力。例如处于“下游”的龙川钟谱和四川钟谱,就继续采用“三代说”不认可“七代说”,不承认兴宁谱推算的“提龄生于1285年”,而用他们自己推算的“提龄生于1078年或者1099年”来编新谱,扩大了裂痕,加大了矛盾。  而五华紫金等地的旧谱是记载“提龄至文亮共4代”的,也不满意兴宁宗亲对“提龄文亮是2代”的坚持。兴宁新谱对上游让步(提龄前加了4代)、对下游不让步(提龄后不肯加2代),不做解释又不愿意同“下游”和谐沟通,这让“中游”的近代兴宁钟谱广受责难陷入左右为难的窘境。 |];s[^$#  
B_w;2ZuA  
四、“七廷公”谱 zi~_[l-  
M6E.!Cs  
七廷公谱在世系上处在兴宁提龄谱“下游”,即“七廷公谱”向上对接了兴宁提龄谱。可以记为“(武平谱 + 兴宁提龄谱)→ 七廷公谱”。 ]| oh1q  
七廷公谱几乎都是出自广东龙川和江西赣南,其对提龄系的年份描述(例如《1995龙川麻布岗钟谱》的提龄生于1078年、文亮生于1101年)是不同于兴宁谱的,所以为了区别,七廷公谱也可以叫做“龙川/赣南提龄谱” 。 tcYbM+4e  
不管是兴宁提龄谱或外地提龄谱,他们一般都定提龄公为1世。后面的讨论也是如此,以提龄公为1世(这要与前面的讨论有所区分)。 =;.#Bds  
据旧谱,“七廷公”是提龄公文亮公的后代,世系对接的当然是兴宁岗背族系。例如《1995龙川麻布岗钟谱》的七廷公世系是:1提龄1078 -- 2文亮1101 -- 3志聪1122 -- 4应乾1144 -- 5晖 -- 6顺生 -- 7“七廷公”。(请注意:在世系上龙川谱与兴宁谱相同,且对标了兴宁旧谱的“三代说”,但他们的出生年份完全不同,对比相差了200多年! 分析见于后。) wv>uT{g#  
“七廷公”是指6世顺生公的7个儿子:廷璋、廷弁、廷器、廷衮、廷免、廷虎、廷珠(赣南还有谱称为八廷,第八子叫廷颜)。他们全都迁去了外地,没有一个留在兴宁岗背;毫无疑问,“七廷公谱”都是外地谱,不能代表兴宁谱。 (\ `knsE!  
我在《2022父不留子和长房外迁》中,探讨了族谱父不留子和长房外迁的问题,例如,武平谱的理公让5个儿子“五龄公”都外迁去了广东粤东地区,兴宁岗背长房的顺生公也让7个儿子“七廷公”都外迁离开了兴宁。理公和顺生公都没有一个儿孙留在身边,在那农耕年代的古代中国,能不奇怪吗? m2[q*k]AtS  
考虑到“五龄公”和“七廷公”都是“1536”之前的人物,所以我怀疑:这极有可能是统宗统系的《1667汀州谱》为武平谱和兴宁谱给各地追溯对接而设置的输出“接口”,  即“武平谱→兴宁谱→七廷公谱”。 (接口是合谱的重要“技术”方法。就是说,武平谱用“十四祖”给南方各省提供了14个接口;兴宁谱让应乾系用“七廷公”给周边如龙川赣南提供了7个接口;当然在七廷公后面还会有类似的接口,因为敏感不便多说,将来的“基因证谱”可以验证。) <r (Y:2  
下面再谈谈“合谱”的问题。 [4:_6vd7X  
所谓“合谱”,就是将不同血缘的同姓宗亲合并到人口实力最强的主房族之下,变成为“同宗同血”,并共建祠堂和合修宗谱。这个合修的宗谱就叫“合谱”。 $QQv$  
在拙文《2021学习钟谱的汇报》中已经介绍过:明清时代帝王的权力触角(朝廷官员)只是伸到州县却下不到乡村;乡村基层没有朝廷官员,主要是靠宗族族长和乡绅来治理;那时候人口不多,生产力低,百姓听话,对乡村没必要委派官员去“维稳”,乡村成为政府治理的空白。如果地方上出现资源争夺,比如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纠纷,只能由宗族族长来出面处理;宗族内的矛盾,族长处理不难,三下五除二就搞定了;但是宗族外的纠纷,就要比较一下与相邻姓氏族长的实力,以强压弱是普遍现象。所以小的家族就会找不同血缘的同姓大家族“抱团取暖”合建宗祠和合修族谱以扩大势力,这是生存的需要。“合谱”是当时社会的治理结构决定的,我们无须以当代的视觉苛责那时的祖先糊涂。 =/@c9QaV B  
凭什么说七廷公谱大多是合谱? :]%z8,6k  
j_PICv*6  
(一)先介绍《1997兴宁谱》 7dl]f#uZU  
《1997兴宁谱》说:4世应通公生于1380年(可推算其兄应乾公生于1375年),2世文亮公生于1316年(可推算其父1世提龄公生于1285年)。那么,兴宁提龄生于1285年可信吗?我认为:可信! 下面是按平均代距31年(依据见《2021再次讨论平均代距》,当然包括对后面的推算)进行逆向推算,兴宁提龄是出生于1281-1305左右于元朝,兴宁谱取1285已经是上限了。 (`}O!;/E}  
1、民国时期的兴宁籍抗日英雄钟彬将军生于1901年、是提龄21世孙,推算1901-31*20=1281(生提龄)于元朝; OM!CP'u#{  
2、兴宁钟氏文化研究会钟声望先生生于1970年、是提龄23世孙,推算1970-31*22=1288(生提龄)于元朝; ag*RQ  
3、台湾钟银昌先生查地方志:“提龄七代孙廷宇公,是嘉靖二十年(1541)巴陵县训导”。如果廷宇公当年是50岁,则大约生于1491年,推算1491-31*6=1305(生提龄)于元朝; q^],K'  
4、据史,元朝之前省级行政区称“行中书省”,1368年元亡明立,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改行省设“承宣布政使司”掌一省之政。据网上文章2009《提龄公谱系全》:“二世文亮公,字六二,提龄公五子,罗妣生。县学生,贡大学,辟授河南布政使司经历。” 经历司是布政使司的下属部门。此文说明文亮公可能生于元朝,在明朝时官于河南,不是北宋人物。 M IPmsEdBi  
显然,龙川提龄生于1078,对比兴宁提龄生于1285,相差了207年!  龙川文亮生于1101,对比兴宁文亮生于1316,相差了215年! ,5" vzGLJ  
Y|FJ1x$r  
(二)再讨论“七廷公谱” *S.R#4w  
七廷公谱的后代,其世系数普遍比兴宁岗背宗亲多,有的多得离谱。这是我论证七廷公谱大多是合谱的理据之一。上面的“兴宁提龄公”生于1285年属元朝,但下面的“龙川提龄公”却生于南宋、北宋甚至唐朝。例如: f $MVgX  
1、《刍议》的作者、廷弁系的钟光伦先生生于1961年、是提龄27世孙,推算1961-31*26=1155(生提龄)于南宋; zR2'xE*  
2、本文作者、廷珠系的钟胜生于1950年,是提龄26世孙,推算1950-31*25=1175(生提龄)于南宋; 4C2JyP3  
3、微信群有七廷公系宗亲自称为提龄32世孙,假定他今年40岁生于1982年,推算1982-31*31=1021(生提龄)于北宋; yW.s?3X  
4、微信群有七廷公系宗亲自称为提龄40世孙,假定他今年同样是40岁生于1982年,推算1982-31*39=773(生提龄)于唐朝。 24_F`" :-=  
8=x{>&Jr&#  
(三)合谱之探讨发现 /g3U,?qP  
七廷公谱大多是合谱的理据之二,是来自对族谱内容的探讨发现。由于七廷公谱的许多后代目前都不愿意面对这个“明清祖宗编谱造假”的事实,或者视而不见,所以我只能从网上文章找出二三例,试举如下: Uv,_VS(  
1、据钟光伦先生2019文章《刍议》(即《从宋代史籍和明清古碑刍议钟提龄生父》),他的廷弁系老谱是定廷弁公为一世祖的;在乾隆四十七年(1782)合并到了兴宁提龄系谱,让廷弁公成为提龄七世孙。其依据来自族谱记载。 B@Zed Xi  
生于1961年的光伦先生是廷弁21世孙,据此我推算龙川廷弁公生于1961-31*20=1341年,相当于兴宁谱提龄3世孙志聪公的出生年代。 +OkR7bl  
2、据廷珠公系谱,该系是提龄四世孙应乾公的后代,但也有谱记为四世应通公的后代,这是不应该有的矛盾。这种矛盾我的推断是“合谱”时的选择。 7MreBs(M  
据谱,本文作者生于1950年是廷珠20世孙,我推算廷珠公生于1950-31*19=1361年;但基于旁支世系数比我支多,作者的辈分偏高,结合旁支分析得出龙川廷珠公应该生于1330年前后,相当于兴宁谱提龄3世孙志聪公的出生年代。 L*tn>AO  
3、还有,提龄10世孙维正、维清、维宁三兄弟,有谱记在廷弁公系下,有谱记在廷珠公系下,这种混乱只能在“合谱”时的对接/选择中发生。或许说明,各地提龄10世前后(7世至13世)的开基祖是合谱的对象。 pX ]K-  
上面只探讨了七廷公系下的二支,还有五支没有涉及,但从他们的世代数已经超过提龄30多世甚至40多世来看,“七廷公谱”大多是“合谱”已经不用再怀疑;因为有兴宁宗亲告知,兴宁提龄系至今还没有突破提龄30世! ye1kI~LO(  
结合上面的分析,七廷公系合谱的时间应该在“1724圣谕广训”至“1863钟荣光进士首次合修七廷公谱”之间。 SS@F:5),  
可以发现,他们合谱时,通常会将元朝/明朝的各地开基祖去对接,以顾及村落的统一和团结,让阻力降至最低。 iQpKcBx  
1P&XG@  
五、基因证谱是必然选择 ,mH2S/<}S  
n|F$qV_p\  
民间族谱产生于明清,由于失去朝廷的监管,便出现了对宋前世代的统宗统系的追溯造假,和清朝人对元明时期同姓不同血的祖先抱团取暖式合谱造假。钟姓如此,外姓亦如此。追溯造假和合谱造假虽然取得了“将姓氏统于一源”和“天下血统源自炎黄”的凝聚效果,但却使族谱在源流和血统上失去了真实性。 V2kNJwwk  
已经“深入人心”的统宗统系的各姓族谱,单靠史志证谱和以谱怼谱的传统方法是不可能让族谱问题得到解决的,只见争论不见结论是目前的现状。 ckRWVw   
但是,本世纪初出现了成熟的基因技术,DNA证明,男性Y染色体中藏着该男人几万年的父系血缘祖先数据,可比拟族谱记载的父系血缘世系吊线。事实已经证明,通过一众男人的Y染DNA数据,即能找到其1000年前的祖源,也能找到1000年内父子兄弟的血缘分支,从而建立“Y染单倍型的树状分支图谱”——类似于族谱的世系吊线。用“Y染单倍型的树状分支图谱”与族谱世系的文字记载吊线进行对照,就能找到自己的父系血缘祖先,即基因可以证谱。(见《2020中华锺氏源流争论及解决办法探讨》 ) >IO}}USm  
无疑,要破解存在于族谱中的追溯造假和合谱造假,基因证谱是我们必然的选择。目前来看,只有史志配合基因数据去证谱才有说服力,舍此再无其他更有效的方法了。 Wbc*x  
#"%=7(  
                                                                                                 广东龙川 鍾胜 2022-10-24 R*I{?+  
IbAGnl{  
;Dg8>  
呼朋唤友
描述
快速回复

批量上传需要先选择文件,再选择上传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