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最新帖子会员列表统计排行
主题 : 钟氏丁先公的故事(转自高山流水博客)
钟文海离线
呼朋唤友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3
精华: 1
发帖: 688
铜币: 713 枚
威望: 588 点
贡献值: 92 点
银元: 0 个
注册时间: 2010-05-11
最后登录: 2014-01-21
楼主 发表于: 2010-06-02  

钟氏丁先公的故事(转自高山流水博客)

管理提醒: 本帖被 txyzwh 从 锺姓人物故事 移动到本区(2011-04-18)
阳八卦,阴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阴阳配合: <LIL{g0eX  
>c*}Do{lG  
   鸾六声,凤六声,六六三十六声,声声鸾凤和鸣。 Cb7f-Eag  
%<CahzYc6  
  上副对联是我族中的先人钟丁先公少时应对的一副轿门联,至于轿门联,我们的博友《散漫斋》主,联坛前辈李文郑先生曾经介绍过,那就是男家抬着花轿到女家迎娶媳妇时,由男家族人拟一上联贴于轿门,下联是由女方家族对上去的,如果对不上来,女方整个家族就会颜面全失,被人看不起。 ,o& &d.  
4pq@o  
  丁先公是我广东省紫金县(原为永安县)南岭开基一世祖毡公的十五世孙,(排到我本身是25世),祖居地是紫金县腊石坑村,年少时与母亲曾氏一起到舅舅家,恰逢母舅家族中有人嫁女,男家是邻村的廖姓,该上联即廖姓举人所作,母舅家族内竟无一人能对,后由母舅举荐少年丁先公,很快对出这天衣无缝的下联,口口相传至今。 r j#K5/df  
v=EV5#A  
  丁先公,字后觉,又名井龙,从小就有独特之才,夙怀壮志,奋发芸窗,于明末壬午科八月赴省考试秋榜高中解元,年方十八岁,名登金榜,又癸未科因闯王李自成起义,各举子未敢上京赴考,直至甲申年,经崇祯皇帝面试,见到丁先公惊人的才华及武略,即赐补为癸未科春榜状元,戴桂冠,插金花,穿锦袍,缠玉带,执朝芴并谕南下勤王,官封福建省监军道,后又封参军和广东按察使。 xAw$bJj~s  
XZLo*C!MG  
  只可惜丁先公生于乱世末朝,和文天祥一样,无力回天,无法一展抱负,当复明抗清失败后,他即隐居于紫金天子嶂万寿庵,削发为僧。但他却为后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联及其它文学作品, U+F?b\  
鹿鸣无份速归舟,劳碌江湖冷淡逰; $NC1>83  
~^cx a%  
魁解让人知此日,诗书苦我几春秋 `9n%Dy<  
IqJ7'X  
名难成就心难慰,文不惊人志不休 $73 7oV<  
Z|K+{{C  
 料想嫦娥应有约,三更灯火再添油。 w>>)3:Ytd  
ml<X92Y  
这是丁先公赴省考试前写的,显示了他的自信与决心,到考试后,高中了解元,满怀激情,又在饮酒之间赋诗一首: yT%"<m6Y*\  
o@mZ6!ax3  
 战罢文场笔阵收,忽闻更鼓报中秋       T$5u+4>"  
Xp@8 vu  
 月辉银汊三千界,人醉金风十二楼 Mo\LFxx>4{  
1{i)7 :Y  
 竹叶 添豪士兴,桂花香插少年头              zV_U/]y  
"Kx2k>ym  
  今宵先与嫦娥约,明日蟾宫任我逰。 O}I8P")m  
#;sUAR?]  
(注:在我家族谱的手抄本里,“竹叶”后面那个字看不清,电脑也打不出,我只好将它空着。我猜想这“竹叶”可能是一种酒,因为有种叫《竹叶青》的酒,据说以前最好的酒就是《竹叶青》与《状元红》,我想丁先公是正在饮着《竹叶青》酒,但那句话却绝不会是“竹叶酒添豪士兴”,因为那个看不清的字的偏旁不是三点水,而是一个“毛”字,且在毛字的弯钩内不知装个什么字,所以我打不出来。)那时正巧是中秋时景,恰值十八岁的丁先公高中后,很是兴奋,偕友赏月至深夜,依栏看剑,又吟一首云: Kq@nBkO4  
r63_|~JVB<  
                夜半归来月正中,满身香带桂花风 4NT zK  
la:i!q AH  
         流萤数点楼台静,过雁一声天地空 6ziiV _p  
YjN2 ,Xi  
         沽酒唤醒茅店客,狂歌惊起石潭龙 h@}KBK  
mr dG- t(k  
         依栏试看青锋剑,万丈豪光透九重。 8\+kfK  
?piv]Z  
(注:“试看”青锋剑,一些抄本写“抽出”青锋剑。)这是明朝末壬午年八月间的事,故称秋榜,按说次年即癸未年春就要进京赴考,称春榜,但因当时正是李自成起义的战乱期间,各举子均未敢上京赴考,后至甲申年,丁先公经崇祯皇帝面试而赐补癸未科春榜状元,因而又叫钦点状元,状元回家后又挥毫写诗一首: 3e4; '5q;  
wegu1Ny  
              岭南今日破天茺,一中联魁表八方 \>0%E{CR  
qq" &Bc>  
        春榜客为秋榜客,解元郎作状元郎 d0ThhO  
GO{o #}  
        金花簪处欢无极,御笔提名梦亦香 6nqG;z-IXJ  
83~ Gu[  
        从此今朝归报后,永安山水尽皆光。 sVtx h]  
qR^KvAEQSo  
(注永安县就是现在的紫金县) MG)wVS<d_  
种果发新枝,叶落九州皆茂盛; Dnn$-W|NC  
>Y=HP&A<  
饮泉思旧脉,宗黄一派许复兴。 =r=[e}&9  
@ c,KK~{  
 上面的对联是丁先公为许氏祠堂写的梁联,相传我邻村的黄姓族中有一支派转姓为许,(个中原因有多种说法,实际祥情他们族内才清楚,),许氏为光大自已的族姓,立了一个祠堂,请丁先公撰写了这副梁联,大意也只是隐隐地说该许姓是黄姓宗族里分出来的一个新的支派,立居于中国的任何地方都会兴盛起来。(中国古称九州)从复兴到不断的昌盛都不能忘了旧的家族衍源,据说此后许姓果然逐渐地兴旺了起来,但,黄姓却是多有败亡,竟从此有衰落下去的迹象,于是丁先公把“宗黄”改成了“宗潢”,黄姓从此便平安无事了。 86igP  
}_93}e  
事情是否真的如此当然无法佐证,只是口口相传至今,附近村里很多人都常常会在茶余饭后聊起此事,并说那个“派”字与“败”谐音,因此,“宗黄一败”当然就不得了了。也说丁先公是星宿临凡,口若圣旨,说了就准。比如有一年天大旱,村民筑神坛求雨,请丁先公作一联贴上,果真天降大雨。联曰: 35I y\  
W`_pjld  
        嫩豆出芽,合掌躬身求雨降; ?tS=rqc8oW  
]H<5]({F  
           老稻初熟,低头俯首祷甘霖。 Rj 2N+59rg  
2 g5Ft  
又一次,丁先公任福建监军道时,雇舟携众作江西贑州道之游,当地文人听说钟丁先要来,都站在河岸上,说是欢迎,实则要丁先公对对子,对好了才可上岸,他们出的上联是: t)P5bQ+$u9  
q$FwO"dC  
    “东鸟西飞,遍地凤凰难下足;”丁先公立即朗吟: VP[ -BK[  
eQ _dO]Q  
     “南龙北跃,满江龟鄨尽低头。”那些文人们什分尴魀,果真低着头无声地走了。 iJ.P&T9  
好将冠冕付东流;养性持斋寄嶂修。 RzCC>-  
d\C x(Lb[  
佛国烟霞留古寺;明宫花草忆荒丘。 37GJ}%Qs  
^*.S7.;2o  
云横南岭家何在;石炼西山势若浮。 !T;*F%G9  
1-[~}  
作个高僧无俗事;粗茶淡饭也王侯。 XOgl> 1O  
~wG.'d]  
丁先公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中壬午科解元,后为癸未科钦点状元,当时清兵入关,大举南下,丁先公率师勤王,反清复明,最终失败,却又不愿做清朝的官,因而削发为僧。于是就有了上面这首诗。与此同时,丁先公又希望平民百姓都能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他把他的理想和愿望写了渔,樵,耕,牧四首词: i bA Z*I  
gI8r SmH  
"^E/N},%u5  
#v!(uuq,  
   烟浪几重,波浪几重,烟波浪里过秋冬,执丝纶,钓鱼龙, x/D"a|  
B;xw @:H  
渭滨千古有遗风。得鱼沽酒歌沦海,不脱蓑衣卧月中, [=M0%"  
fDy Fkhc  
那菅流西,那菅流东。 c4QegN  
E*VUP 5E  
62lG,y_L  
0sq?;~U  
   富也无心,贵也无心,生平本份在山林,歌薪曲,傍松阴, `L p3snS  
MG ,exN @  
聊将野史漫推寻。客来借问山何闹,唯有樵夫与百禽, "#bL/b'{  
[DrG;k?  
一半歌声,一半鸟音。 [U+6Tj,  
lr SdFJ%  
.Rt_j  
'@enl]J  
  朝雾满蓑,暮雾满蓑,春来布谷在山坡。三春雨,数亩禾 n';"c;Ye)  
f1GV6/| m  
含哺鼓腹乐何多。历山事业无今古,一曲清音任我歌。 *?jU$&Qpj*  
`H+~LVH  
此际唐虞,此际耒锄。 S~jl%]  
XQCu\\>;  
{Ic~}>w  
U 7mA~t2E  
   郊草芳菲,野草芳菲,云烟郁郁锁柴扉。鸡鸣起,日暮归, DVCO( fz  
ly`p)6#R=  
短笛无腔信口吹。名利不关身外事,秋冬饱暖乐牲肥。 @Dc?fyY*o<  
"0x"X w#I  
不理闲是,不理闲非。 !wH7;tU  
klHOAb1  
  钟丁先公生于乱世末朝,空有满腹文才武略,无法一展抱负,因而只好追求自由和浪漫吧。 :NB|r  
|lH~nU.*  
反清复明失败后,丁先公不愿做清朝的官,即隐居紫金山天子嶂万寿庵削发为僧,也常与庵内其它僧人和诗作联,一僧人看着燃烧的腊烛即吟一上联曰: W\09h Z6  
^]mwL)I}  
                “腊烛泪流因舍事?” >C""T`5]  
lK;/97Ze  
丁先公即答:       “汤湖气滚怨谁人。” (?MRbX]@  
ZUGuV@&-T  
在修行中,丁先公感到了佛的教义是那样的博大精深,刚一接触,以为就只是修心行善那么简单,其实却是深奥无穷,因此,他写了一联: g1U   
;)Rvk&J5  
               佛法幽瞑,犹如云挂山头,行到山头云又远; gM=oH   
o6f^DG3*  
               禅机浩荡,恍似月浮水面,拨开水面月还深。 nLK%5C  
\m @8$MK  
又有一联云:     泉声,鸟声,钟鼓声,声声是幻; ?^iX%   
sO7$b@"u.  
              山色,雾色,草木色,色色皆空。 \(UEjlo  
,a_F[uK  
或许这才是真正悟出了人生的真缔呢。 v~-z["=}!  
$ijWwrh  
   有一次,潮州一李氏戏班来紫金做戏,当时做戏的人是处于社会的底层,表面上风光快活,暗地里却有着许多辛酸,生活不稳定,受人欺压,饱尝世态炎凉,丁先公很是感慨,赋诗一首: cJ9:XWW  
|~mq+:44+  
       弦萧鼓乐响高楼,男人扮出女人头 9/Q_Jv-Q  
h%e}4U@X  
       金榜题名空富贵,洞房花烛假风流。 :UjHP}s  
hDc, #~!  
       容易少年容易老,几多欢喜几多愁。 ]'Y vI! r  
I!bzvPJ]xc  
       劝君早觅生涯路,莫作江湖浪荡游。  _Y@'<S.  
G=4Da~<ij  
其实丁先公的故事还有很多都是鲜为人知的,我这里介绍的只是我族谱中记述的部分,而这族谱又是经过反复传抄,缘于各转抄者的文化程度所致,因而有些是字体不清晰,有些是以误传误,且中间也许有不少错漏,为此我只能选取这一部分。 |a@$KF$  
#"|Y"#@k  
我们村子里原先也有不少人家藏有族谱,只是都在文革中被毁了,直到前些年,族人倡议整理族谱,我才几经周折找到几本手抄本和油印本,其内容却是诸多出入,而丁先公的作品我也仅在一本手抄本中看到。在以前的《钟氏重修族谱序》中,我还看到了丁先公所撰的序文,如下: }9T$XF~  
W-mi1l^H{  
“族志不明,则世系失,则名分淆,小加大,卑凌尊,淫破义,甚至耒锄德色,取箕帚而谇语,煮豆燃箕,忍听釜中之泣,斫荆分树,甘为连理之伤。公艺高风难追,陈竟美谊不继,何以振家风而为后人法也。余本南岭瓜瓞之绵,自唐迄今数十传矣。苟非别其世之远近,定其人之亲疏,则后人之孝子贤孙,昌木本水源油然而兴致敦宗睦族之谊乎。爰集同姓鳌正族志,俾后人览者於数百年,枝分派别,则炳如日星云尔。” i9}n\r0=c  
,ry2J,IT7  
  由小及大,我想到了我们中华民族,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本都同是炎黄子孙,竟是不乏象曹丕一样煮豆燃箕,忍听釜中之泣,不顾连理之伤而行斫荆分树之事的人。我真的希望我们通过家庭的团结,族人的团结发展到全民族,全社会的大团结,大和谐。 dtJaQ`  
<d$kGCz  
  丁先公的故事说到这里告一段落吧,族谱里还记述有很多丁先公少年时代的趣事,也有不少迷信的传说,就不赘述了。 /7Z0|Zw]  
6hKavzSi  
   丁先公娶三妻,朱氏,龚氏和黄氏,生六子,后人多移居四川,丁先公去世后却是葬在紫金县凤安乡觉明村,其坟墓形为“狮子滚球”,墓碑上一副对联曰:“节义无双士,文章第一人。”横额:“芳名永著”,系民国初年紫金县长杜林芳亲笔。其衣冠盔甲却是葬在紫金县龙窝乡礼坑村。他的精神鼓舞着后人,他的文彩滋润着后人。 $I(2}u?1+d  
V^Wo%e7#u[  
<qH>[ \  
Ve>*KHDSt  
':yE5j  
呼朋唤友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