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最新帖子会员列表统计排行
主题 : 开国元勋朱德母亲锺氏
钟文海离线
呼朋唤友
级别: 论坛版主
UID: 3
精华: 1
发帖: 688
铜币: 713 枚
威望: 588 点
贡献值: 92 点
银元: 0 个
注册时间: 2010-05-11
最后登录: 2014-01-21
楼主 发表于: 2010-10-12  

开国元勋朱德母亲锺氏

管理提醒: 本帖被 txyzwh 从 锺姓人物故事 移动到本区(2011-04-18)
开国元帅回故里 http://xmwb.news365.com.cn/ygb/201003/t20100301_2633970.htm ! ,@ZQS  
日期:2010-03-01 作者:尹家民 来源:新民晚报 [FGgkd}  
   ?cJY B)  
朱德                         Yv^p =-E  
  =yo{[&Jz  
  MU|{g 5/ )  
    ◆尹家民 Jy9bY  
     gI)u}JX  
    开国元帅回故里,次数都不多。少回去或不回去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两点是相似的,即一个“忙”字,一个“怕”字。“忙”:身兼要职,日理万机,加之晚年多数身体不好。“怕”:官至元帅,即使想轻车简从,也断不了前呼后拥,“声势浩大”;到了乡里,上上下下一通忙乎,怕给家乡添麻烦;同时也怕乡亲一旦提出非分要求,答应了,怕给家乡搞了特殊化,坏了党的名声;不答应,也怕乡亲背后说“忘恩负义”。然而作为元帅,在乡情这一点上,他们有着常人一样的情感,不管经历了怎样的磨难和坎坷,对家乡总是充满了思念之情。本文摘自《党史博览》2010年第1期。 u+i(";\  
     GR<c=   
朱德一篇忆母文,让世人永怀母亲之伟大 AM'gnP>  
     G]4OFz+  
    元帅们多为少小离家,母亲往往是他们最早的导师。在当时多数家庭都是父主外母主内,孩子们的童年都是在母亲的身边度过的。中国母亲勤劳智慧的优良品质深深地影响着儿时的元帅们。 gQy~kctQ#  
     & 1[y"S  
    朱德元帅曾写过一篇著名的《回忆我的母亲》的文章,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的爱。 iNQ0p:<k  
     W<v_2iVu  
    朱德的生母钟氏(1858年-1944年),从小生长在极端贫困、社会地位十分低下的流浪艺人家里。钟氏19岁嫁到朱家,数十年如一日,每天天不亮就起床,煮了全家的饭,还要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生朱德的前几分钟还在灶前煮饭。朱德呱呱落地之后,她又起身接着做饭。钟氏生有13个子女,由于生活艰难,有五个刚刚生下来就被溺死。朱德在两岁时被过继给大伯父。大伯父因无后代,遂领养朱德为嗣。这样朱德又多了一位养父和养母。钟氏晚年知道自己的儿子担任了八路军总司令,仍不辍劳作,自食其力。她唯一所求就是在有生之年能见儿子一面,因处于抗战时期,朱德担任八路军总司令要职,钟氏未能如愿。1944年2月15日,以86岁高龄辞世。 !i^]UN   
     %swR:Bv  
    朱德母亲去世之后,延安各界1000多人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中共中央的挽联是:“八路功勋大孝为国,一生劳动吾党之光。”毛泽东的挽联是:“为母当学民族英雄贤母,斯人无愧劳动阶级完人。”钟氏去世之后,朱总司令十分悲痛,百忙之中写下了《回忆我的母亲》。几十年之后,一名外国记者问朱总司令:“您一生最大遗憾是什么?”朱总司令回答说:“最大的遗憾就是在老母逝世前连一杯水都没倒。” `fz,Lh*v  
     `m%:rE,  
    朱德在文中回忆:光绪三十四年(1908)我从成都回来,在仪陇县办高等小学,一年回家两三次去看母亲。那时新旧思想冲突得很厉害。我们抱了科学民主的思想,想在家乡做点事情,守旧的豪绅们便出来反对我们。我决心瞒着母亲离开家乡,远走云南,参加新军和同盟会。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慰勉。 ryg4h Hspl  
     ~AQ>g#|%  
    从宣统元年(1909年)到现在,我再没有回过一次家,只在民国八年(1919年)我曾经把父亲和母亲接出来。但是他俩劳动惯了,离开土地就不舒服,所以还是回了家。父亲就在回家途中死了。母亲回家继续劳动,一直到最后。 [EgW/\35  
     vf<UBa;Xm  
    朱德自1909年离开家乡,直到母亲去世,多年未见自己的母亲,在这期间为了中国革命而奉献自己的一切。朱德在文中写道:“抗战以后,我才能和家里通信。母亲知道我所做的事业,她期望着中国民族解放的成功。她知道我们党的困难,依然在家里过着勤苦的农妇生活。”“母亲年老了,但她永远想念着我,如同我永远想念着她一样。”“但我献身于民族抗战事业,竟未能报答母亲的希望。”文章真实感人至深,催人泪下。 e2c1pgs&+  
     ;|<(9u`  
    朱德元帅自1909年离开家乡,50多年没有到过家乡。1960年他唯一一次回到自己的故里。 & 1_U1  
     (= 9 wo  
    在家乡,朱德一边热络地和亲友们叙家常,一边走走看看。看到水缸,让他想起了勤劳善良的母亲。缓步走到院坝右边那盘大石磨前,朱德深情地说:“小时候我在家点着桐油灯读书,母亲就在月光下推豌豆粉为我们做凉粉,推麦面为我们做面条。母亲一生辛劳、慈爱,我没尽到孝心啊!” J*j5#V];  
     ,)zt AFn=  
    出了院坝,朱德到屋后祖坟前默立了两分钟,又摸了摸当年曾当作单杠架、而今已挺拔入云的双柏树…… g`[`P@  
     r,4lqar;E  
    钟氏的墓地,就在琳琅山下柏林嘴朱德父母故居西南边不远处的一片柏树林里。墓地很宽,有专门的祭拜台。在祭拜台最前面,有一大理石碑座,背面刻有当年《解放日报》刊发的关于中央悼念钟氏逝世活动的消息;正面刻的是朱德写的悼文《回忆我的母亲》。 d8E,o7$m  
     0z7L+2#b^  
朱德问:“这两窝黄连树中间还有一窝黄桷树呢?” yxwWj>c  
     e0 u,zg+m  
    1960年,朱德回到故乡四川仪陇县。在故乡期间,他执意要去看他小时读书的地方。他的记性很好,哪里原来有棵树,哪里原来没有,全都记得清清楚楚。早饭后,朱德自己认路,来到少年时读书的地方——席家。这里原是席聘三先生办的私塾,朱德在这里生活了10年——白天读书,晚上掌灯复习,还抽空帮老师挑水、煮饭。 Iq^if>  
     'a#mViPTQ)  
    因为那里有个很高的陡坡,不好走。陪同的省委书记廖志高说:“总司令,别去了吧,路不好走。”朱德说:“不要紧,我小时候走惯了。一定要去。我的古文就是在这里学的。” 'z5h3J  
     ^/dS>_gtHv  
    朱德还是爬了上去。一看:晨雾炊烟里的席家,五间草房依旧,院子里静悄悄的。 !,Nwts>m  
     vZu~LW@1  
    朱德轻步进院探问:“席白谷先生在这里住吗?”“是。”屋里走出一位中年人,应声说,“在这里住,我是他孙儿。”他主动向来客介绍:“这座房子是朱总司令读过书的地方,我伯父跟他同过学,经常给我们摆朱总司令读书很得行,文章做得最好。有人多次要拆这座房子,我说是朱总司令读过书的学堂,才没有让他们拆掉……” W`rMtzL5  
      F~6#LT  
    朱德站在院坝里四处观望,问:“这两窝黄连树中间还有一窝黄桷树呢?”“下暴雨打雷,遭雷公抓走了。”朱德一听也笑了,说:“再种两窝嘛!” j)Y[4 ^k^  
     \5TxE  
    主人望着来人似曾相识的脸庞和熟悉的乡音,不觉好奇地问:“您老是从哪儿转来的?这么熟!”旁边有人低声插话:“朱总司令,你还不认得?”主人一听,顿时红了脸,又惊又喜地拉着朱德的手,叫道:“哎呀,我的天啦!朱总司令啊!”朱德、康克清和席家亲属合影留念后,席家人挽留说:“转来了就莫忙走,在这里多耍几天嘛!”朱德哈哈一笑,说:“我们一块儿照了相,就等于在你家住下了。”临别,已走到院坝边的朱德,又回头凝视良久,才缓步离开。 %v{1# ~u  
     44HiTWQS?l  
    之后,朱德又来到马鞍小学。全校1500多名师生已站成两列热烈鼓掌欢迎。他见院内坝子里堆放着一大堆青草,便问:“这作啥用场?”“采青支农。”学生们回答。“读书又劳动好不好?”“好,锻炼身体,又学习生产本领。”“就是嘛,我们中国历来是‘耕读传家久’。过去苦水专朝穷人身上泼,学堂只朝富人开,我小时读书就受过地主家小崽子的欺负,你们要把孩子教好。”朱德语重心长地对教师们说。 K"\MU  
     |CIC$2u  
    绕校走一圈,学校领导边走边向朱德汇报这所学校年久失修,墙壁脱落,地基下沉,需要尽快改造。朱德一边听,一边仔细看,然后说:“学校有困难,国家也有困难。我看可以来个‘穿靴戴帽’,加固一个基脚,再翻盖翻盖。” ,gMy@  
     G 4qy*.  
    3月11日,吃过早饭,朱德神采奕奕地回到了他曾经任教的仪陇县金城小学(原仪陇县立高等小学堂)视察。师生们欢天喜地欢迎他的到来。朱德拄着拐杖,看了几间教室和几位教师的宿舍后,详细询问了师生人数、教师工资收入、校舍情况等,勉励教师们要好好教书育人。校长拿出一块早已准备好的红绸,请委员长题词。朱德挥毫写下九个金色大字:“为共产主义培养新人!” +}a C-&  
.et ^4V3  
ka/XK[/'  
呼朋唤友
描述
快速回复

如果您提交过一次失败了,可以用”恢复数据”来恢复帖子内容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
上一个下一个